南黎市針織一廠家屬樓。
林昭打量著這套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老房子。
兩室一廳的格局。
狹仄的蹲坑式廁所,面積小的只能容一個人活動的廚房。
上白下綠的衛生墻,橘黃色的燈光,老式的吊扇,刷了層紅漆的地板。
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五斗櫥、高低柜、菜櫥子、三角柜……
這里,就是蘇慕橙長大的地方,也是她外婆生活了一輩子的家。
“原來你家住在這里啊?我送了你三年,還以為你住在麗華苑小區呢。”
林昭有些自嘲的道。
“那是學區房,為了方便我上學,外婆才咬牙租下來的。”
能看的出來,回到這里的蘇慕橙表現的很自然,很放松。
這是人在熟悉的環境里,本能展現出的狀態。
“咬牙租下來的?你家又不缺錢。”
林昭實在是有些難以理解。
“老一輩人的思想,是不能用咱們的眼光去衡量的。”
蘇慕橙緬懷道:“外公去世的早,她一個人省吃儉用的把媽媽拉扯大,節儉了一輩子,早就養成習慣了。
我媽是給了她很多錢,足夠她買很多套大房子了。
可她在這里住了大半輩子,根本就不舍得搬走。
那些錢她也很少動,全都存了起來,說是留給我當嫁妝……”
或許是觸景傷情,說著說著,她的眼圈微微泛紅,聲音也變的有些哽咽。
林昭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
在很多年輕人的心里,對老一輩人勤儉持家的觀念嗤之以鼻。
認為他們摳摳搜搜,根本不懂得享受生活。
卻不知道,這摳搜的背后,卻蘊含著他們對子女最深沉的愛。
蘇慕橙的外婆如此。
他奶奶亦是如此。
那個年代的人,不是不懂得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