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入得廳堂分賓主落座,侍從將香茗奉上。
出乎張纮意料,張昀率先起身,對著他拱手一禮,神色坦誠:
“子綱先生明鑒!今日門外‘小戲’,乃是昀年少孟浪好戲謔,一時興起所為?!?/p>
“以此等頑劣之舉,戲弄尊府仆役,實屬不該!還望先生念在昀年幼無知,勿與計較,更不要因此懲戒那位門房。一切過錯,皆在張昀!”
此言一出,廳內氣氛微變。
劉備端坐上首,看向張昀面帶微笑。
允昭此舉,既可化解子綱先生心中的芥蒂,又顯仁恕擔當,甚好、甚好!
孫乾亦是頻頻撫須頷首。
允昭郎君不掩己過,體恤下人,頗有“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的君子之風!
張纮聞言,怔了片刻,望向張昀的眼神柔和了幾分,他正色還禮道:“張從事襟懷坦蕩,仁心可鑒!吾定當遵從,此事就此揭過!”
經過這個小插曲,雙方無形中拉近了一些距離,相互也有了一些了解,尤其是對張紘來說。
賓主稍作寒暄后,張昀便接過話頭,“子綱先生容稟!我主玄德公,乃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孫。”
“昔年黃巾亂起,我主于涿郡起兵,親冒矢石,轉戰四方。歷經大小三十余戰,所向皆克,積功授職。初平元年,亦投身討董義師,酣戰于虎牢關前!”
“董卓挾帝西竄后,聯軍四散。我主便輾轉于青、冀之境,扶危濟困,保境安民?!?/p>
“數月前,北海文舉公(孔融)遭數萬黃巾聚眾圍困,危如累卵!我主聞訊后,雖兵微將寡,仍毅然馳援!星夜兼程,力戰破圍,終解北海之厄!孔北海感其深恩。”
“然未及休整,驚聞曹操肆虐徐州,屠戮甚重,泗水為之不流!我主惻隱之心頓生,又得孔北海殷切相托,遂不顧疲敝,揮師南下!披堅執銳,與曹軍數番鏖戰,終助陶使君逼退強敵,保全徐州!”
言至此處,張昀神情凝重:
“然曹兵雖退,可廣陵又遭笮融賊子荼毒。劫掠燒殺,致使郡內盜匪蜂起,民不聊生!更有淮南袁術在旁虎視眈眈,顯露出侵占之意!”
“而陶使君經歷彭城之敗,本就元氣大傷。且笮融叛逃時還裹挾了萬余丹陽精兵,更使其兵力捉襟見肘,無力南顧。”
“我主知此情狀,遂提告陶使君,自愿領部眾南下廣陵,靖安地方,拯民水火!”
“聞聽我主愿擔此千鈞重擔,陶使君慨然應允,便將廣陵郡全權托付給了我家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