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兒,他看向張昀的眼神越發熾熱。
并非是說劉備就已認定張昀乃不世出的奇才。
實在是他每逢抉擇環顧帳內時,竟無一人能助他剖疑解難、洞察時勢!
事無巨細,皆須他殫精竭慮;
前路茫茫,不知向何方扎根……
再這么瞎闖下去,遲早得栽!
這份迷茫他從未現于人前,只因——為人主者,若顯露彷徨,麾下人心必散!
不多時,幾人走到一間收拾妥當的營帳前。
劉備駐足對張昀說道:“允昭便在此歇息吧,我的營帳就在隔壁,若是有事,直接來尋我便是?!?/p>
張昀聞言,正色道:“小子剛入營中,就居此要害之所,實在不妥!萬一我心懷叵測……豈非對使君不利?”
此言一出,劉備眼中精光一閃——機會這不就來了?
他一把抓住張昀手臂,動情說道:“我信允昭!”
只是這個機會到底是怎么來的?
畢竟高明的獵手往往是以獵物的形式出現。
張昀神情動容,聲音微顫:“使君!”
這其實是一場心照不宣的雙向奔赴。
然而如同是身處曖昧期的男女一樣,即便兩人互有好感,但那層窗戶紙未捅破前,便是一場微妙的拉扯與博弈。
雙方都等著對方先表白,看誰更著急。期間若有一方露出破綻,在兩人后續的關系中自然也會落入下風。
太容易得到的,往往不被珍惜。
張昀和劉備此時也是相同的道理。
雖然都是定下君臣名分,但主動投效和“三顧茅廬”請出來,那分量可是天差地別。
反正如今的張昀是不著急了,雖然沒叫主公,但又不妨礙他給劉備出主意。
至于確定名分,早點晚點都不要緊。
只不過他現在這個身份,就沒辦法參與軍議了。
巧了!
張昀目前對行軍打仗基本一竅不通!
讓他參贊軍機反倒容易露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