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沿大江順流而東,再轉邗溝北上!此路常為偏師,意在占據廣陵之后,沿淮水逆流而上,與主力形成東西對進之勢,夾擊盱眙-淮陰防線!”
“故此,原郡治廣陵城,絕非我軍理想根基之地!”
“其地處邗溝南端、大江之濱,水運固然便利,然距袁術的九江郡太近,還正好擋在其兵鋒所指的咽喉之處。袁軍若順江而下,輕舟快馬旦夕可至!
“未來此地,只怕會成為我軍和袁軍反復交鋒的前線!”
劉備緩緩點頭:“嗯,此慮與備不謀而合!”
張昀聞言看了他一眼,見其神情嚴肅,便接著說道:“今日我軍進駐射陽,正可以此為地根基!”
“射陽東鄰的鹽瀆,乃是廣陵郡的鹽業中心,便于與糜家合作興建新式鹽場;”
“北有淮河為屏,南有高郵、廣陵可為緩沖;更兼邗溝淤塞,可天然遲滯沿水路前進的敵軍。”
“當務之急應是于射陽周邊剿匪安民,招募流亡,開墾屯田,積蓄力量!前期軍力薄弱,可暫不清通邗溝。待我軍兵強馬壯、轉守為攻之際,再作清理不遲。”
“而只要高郵不失,沿邗溝北犯之敵便難以威脅射陽根本!”
劉備沉吟道:“允昭之意,是我軍主力暫駐射陽,待根基穩固再圖南下?”
他這么說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手頭沒人!
經略射陽需要他親力親為,而麾下除了關羽外,也沒有第二個能獨當一面的人才。(因為是逆流而上,關二爺這會還在前往青州的路上)
不論是張飛、趙云還是田豫,目前都難以讓他放心委以重任,去處理廣陵那邊更為復雜的局面。
“昀知主公有所顧慮,”張昀搖搖頭說道:“然頓兵射陽,固然穩妥,卻有損主公聲名。”
“若要兩全其美,不如分兵而行!”
“可令國讓(田豫)兼領射陽縣令與屯田都尉之職,總理此地安民、屯墾、募兵諸務!以其之能,定可勝任!”
“三將軍(張飛)則率少量兵馬,以射陽為中心,逐步肅清廣陵郡北部山澤間的盜匪,既可保境安民,亦為后方除患。軍中家眷皆可安置于射陽。”
“而主公您則親率主力,直驅郡治廣陵城!務必盡快入主,以州牧所授‘代領廣陵’之名,行號令全郡、平亂安民之實!待關將軍從青州歸來,主公便可騰出手來,親赴東城,尋訪魯子敬!”
張昀這么說,自然是因為他知道田豫在歷史上,本就是軍政全才。
就說他在原本軌跡中,這段時期脫離劉備返回幽州后,便被安排了個東州縣令的職位,干的是有聲有色。
而且,他還一直惦記著魯肅呢。
劉備聽罷沉吟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