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
火候未到??!
兩人相識不足一日,萬一開口被拒,徒增尷尬。
而且談過戀愛的都知道,一旦表白被拒,只怕連朋友都沒得做。
萬一允昭覺得我不靠譜,改變主意去投呂布和陳宮,甚至是袁紹、袁術(shù)……
自己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再者說,我就算開口招募,現(xiàn)在不過是區(qū)區(qū)一個平原相,官小職微,想封官許愿都沒底氣。
徐州牧?
八字還沒一撇呢。
不靠功名利祿,就只能恩義相結(jié),但才剛認(rèn)識沒兩天,還沒培養(yǎng)出感情呢!
總不能說“我二弟救過你”吧,那也太挾恩圖報了。
要不直接放大招?
來一出大禮參拜,痛哭流涕?
不行不行,實在是不體面,萬一弄巧成拙,會不會讓人家看輕我???
如今的劉備求賢若渴是沒錯,卻還沒到后來在新野蟄伏七年后,那般“久旱盼甘霖”的地步。
因此他心底總還存著一絲從容,琢磨著文火慢燉、滴水穿石,最好是讓張昀心甘情愿主動來投,那才叫皆大歡喜!
而且劉備也不得不尋思:
允昭才華肯定是有的,但到底有多大才?若真招至麾下,該許他什么位置?
直接委以要職?
他年齒太輕,頂著化名無半分名望,驟然提拔,如何服眾?
先做幕賓養(yǎng)著?
又怕人家覺得怠慢。
潛意識里,劉備未嘗沒有“再等等看”的念頭。
且待允昭這幾次論斷一一驗證,再下結(jié)論不遲。
說白了,如今他對張昀的成色,還有點拿不準(zhǔn)。
隨著百轉(zhuǎn)千回的思緒不停翻滾,劉備壓下心頭的尷尬和急切,展顏笑道:
“是備一時情急,孟浪了!允昭能在此剖陳利害,已是難得!今日翼德外出巡查時,獵得幾樣野味,晚間我兄弟幾個正欲小聚一番?!?/p>
他目光溫和地看著張昀,發(fā)出邀請:
“允昭同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