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說來,要不……讓陳家也入點股?
張昀按下心思,轉回正事:“如今陶謙既已應允,未知主公計劃何時揮軍南下廣陵?”
劉備也收斂了心神,答道:“軍需糧秣多有不足,我思忖尋機再見陶公,望其能以州府庫藏撥付一二,才好動身?!?/p>
嘿嘿,增股的機會這不就來了?
“何必舍近求遠,再去叨擾府君?”張昀截住話頭,直截了當地說道:
“主公把所需物資數目合計清楚,將那缺額一分為二,直接去找糜別駕與陳校尉(陳登)支借!大不了咱們在廣陵站住腳跟后,再圖償還便是?!?/p>
劉備一聽都無語了。
我都說了去找陶府君從府庫劃撥,結果你這張嘴就是“借借借”,借了不用還嗎?
他這話也就是沒問出口,不然張昀一定會告訴他,借的少需要還,借的多就不用還。
最好能把對面借得傾家蕩產,然后車門焊死債轉股,那不管是誰都要為你鞍前馬后了。
如今漢末亂世其實和后世也差不多,欠債的是大爺,要債的是孫子。
主要是債務人個頂個兵強馬壯,債主實在是打不過。
張昀倒也沒給他科普什么叫沉沒成本,只是補充了一句:
若在陳登和糜竺那邊沒借夠(當然,有糜竺在,這種可能性不大),不妨把徐州的世家豪族列個單子挨個拜訪,能借多少就借多少。
張昀話音剛落,劉備差點沒忍住翻個白眼——
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合著不是你去借!
不過劉備終究是胸有韜略之人,聽完張昀這個“遍訪借貸”的提議,他心中也生出了自己的理解:
我既然決意在徐州扎根發展,那作為外來戶,正好可以借籌措軍資之名,與徐州地方豪族接洽一番,探其虛實,察其意向。
若能借機摸清門路,結交一二,終究還是利大于弊。
允昭把話說的如此直白市儈,想來是怕我拉不下面子,因而委婉勸諫。
嘖,允昭還是對我有些誤解啊。我豈是那種眼高手低,徒好虛名之人?
不管怎么說,此法頗為可取,確實應該多加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