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輕取廣陵,我軍便可沿邗溝北上,攻取淮陰,屆時便可兩路對進,夾擊盱眙守軍!曹豹庸才,焉能抵擋?其部一潰,下邳門戶洞開,徐州膏腴之地,指日可入吾囊中矣!”
閻象還想再勸,卻被袁術揮手打斷:“不必多言!我意已決!”
他當即下令:命麾下部將劉勛,率其本部一萬五千兵馬,自歷陽登船,順江而下直取廣陵!
立于壽春的城樓上,袁術只覺意氣風發。
“不管怎么說,此戰是一萬五對三千,優勢在我!”
也不知道張昀是蒙的還是真有這個本事,反正對袁術這邊發生的事,他是分析得八九不離十。
劉備聽張昀說完,只覺壓力陡增。
此后,廣陵城加速進入了戰備狀態。
不但軍營嚴加管束,四門盤查趨緊。劉備更命人大量囤積滾木礌石、油脂箭矢等守城資材。所幸廣陵城墻在前番笮融之亂中未遭大損,尚且算是嚴整,無須大舉修繕。
唯一如常進行的,便是城外江畔那每日兩次的下網收魚。
第三日正午,邗溝入江口附近小丘上的烽燧,驟然騰起濃濃黑煙!
這昭示著袁軍水師已抵近輿縣水域,距廣陵城不過兩日水程。
一月前剛遭兵禍的廣陵城,頓時人心浮動,街衢間隱現不安。
此刻,劉備正與關羽、張昀巡視城防,張纮、陳矯二人匆匆尋至。
見禮畢,張纮急問:“使君!江畔烽煙驟起,不知是何訊號?”
劉備默然片刻,沉聲道:“此前為備不虞,吾已在廣陵至輿縣沿江要地,廣布烽燧。今烽煙既燃,恐是袁術舟師,已循大江而來。”
他沒提前告知張紘、陳矯軍情,也是有緣故的。
如今這二位雖然在他麾下任事,然尚未正式宣效投主,平日執禮亦如賓客。
因此關于袁術可能來犯的軍情奏報,劉備只跟張昀、簡雍和孫乾商議過。
張紘與陳矯自然也明白這層微妙的關系,并未怨言詰問“為何不提前告知”。
只是陳矯稍作遲疑,問出了一個略顯冒犯卻很實際的問題:“敢問使君,可有退敵的把握?”
劉備聞言不惱,朗聲笑道:“季弼勿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