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那魯子敬真有經天緯地之才,允昭你又比他差在何處?”
張昀聽罷心中暗暗吐槽。
老劉你這個問題很好,但是下次還是不要這么問了。
這么打擊人的問題,若我真的用心思考,豈不是要道心崩壞?
還是以后留著去問丞相吧……
劉備也不知張昀心中所想,接著說道:“何況子綱、季弼,公佑,皆乃俊杰之士;又有云長、益德、子龍、國讓傾心相助……”
“文武兼備,群賢畢集!以此圖事,安見不能成就一番功業?”
最后他語重心長地對張昀道:“允昭,你素來通達,切莫為此一人一事,而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啊!”
張昀聽完這番勸誡,不由得在心中撇了撇嘴。
不知道是誰在送別徐庶的時候,見人家走遠了,就發癲要砍桃樹林,還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此林使我不能望見元直背影”。
不過張昀轉念一想,也確實是這么個道理。
如今劉備麾下多了張紘和陳矯,已經比歷史同期強了不知道多少。
何況還有個年輕的步騭在邊上呢……
說句實在話,其實張昀也分不清張紘比魯肅到底差在哪了。
或許……是差在沒當上大都督?
張昀聽了劉備的勸誡一臉的若有所思,未曾言語。
旁邊的簡雍卻故作不平道:“玄德!你方才歷數諸賢,是不是還少了個人?”
劉備撫掌大笑:“哎呀!憲和何出此言?你乃吾臂膀腹心,實為重中之重、重中之重啊!”
簡雍不由得吐槽道:“哪有什么‘重中之重’,不過是舊人難抵新歡罷了……”
三人又說笑了兩句,書房里的沉悶氣氛一掃而空。
劉備逐漸收斂笑意,說回了眼下的局勢:“曹豹將軍日前也送來了一封書信,直言若袁術再發兵鋒,恐會分出一路兵馬來攻廣陵,令我務必扼守水陸要道,層層阻截,斷其借邗溝水路北進淮河、抄其后路的念想。”
“我已命云長在廣陵周邊加緊募兵整訓,同時傳令益德,率本部一千兵馬進駐高郵,控扼邗溝中段。”
張昀的腦子也轉回到了正事上。
他盯著展開的輿圖,眉頭微蹙。
歷史上有這一出嗎?
其實張昀對于原本軌跡中的袁術,到底是在什么時間占據的廣陵郡壓根沒有印象。就更別說東城和播旌這兩個縣了。
但他怎么想都覺得,這時間肯定不太對勁。
如今才剛到194年,袁術立足淮南不過是這一兩年的事。其戰略重心理應放在整合碎成八瓣的揚州六郡,怎么會急于大舉圖謀徐州?
這說不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