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劉備,拋出了一個新問題:“主公以為,古往今來,最成功的商賈,當屬何人?”
劉備沉吟片刻:“春秋朱陶公(范蠡),助越王勾踐成就霸業后功成身退,三致千金,又三散其財,進退自如,堪稱最佳。”
張昀微微頷首:“范蠡助君王雪恥稱霸,功業已成仍可脫身名利之外,輾轉經商又富甲天下,確為傳奇!”
“然在昀看來,若要論商賈中最成功者,非呂不韋莫屬!”
“呂不韋?”劉備臉色微變,眼中滿是愕然。
在當今主流的認知中,呂不韋是“暴秦”的權臣,是“政治投機”和“私德不修”的代表人物。
其人投機取巧、挾恩圖報、權傾朝野、與太后私通、著書而納為己作,最終落得個流放自盡的下場……堪稱反面典型!
完全和“成功”兩個字就不挨著。
張昀沒管劉備的反應,接著說道:
“呂不韋不過一邯鄲商賈,卻獨具慧眼,在落魄質子的身上看出‘奇貨可居’!傾家之財為其奔走秦廷,結交貴人。”
“待子楚繼位為莊襄王,呂不韋遂登秦國相位,封文信侯!最終以財貨為階梯,化商人為宰輔,執掌泱泱大國權柄數十載!”
“此等以商道直達權力之巔的路徑,在昀看來,實乃天下巨賈的終極夢想!其所重者,早已超越區區財貨囤積,而在乎于能撬動何等重量的權勢!”
張昀這番毫不掩飾趨利論調,在當下堪稱離經叛道。
劉備初聽時有些抗拒,甚至想駁斥一番。可仔細一琢磨,卻隱約覺得張昀說的可能才是真相。
張昀見劉備陷入沉思,轉而把話題落回糜家:
“糜氏財貨倉滿庫盈,但若只堆積不動,也不過是些徒占倉庫的死物罷了。唯有流轉起來,才能產生價值。”
“這錢在自己手中不叫錢,花出去的才叫‘錢’!”
“花出去的才叫錢?”
劉備嘴里念叨著,一開始還有點反應不過來,細想之下,只覺得猶如一道閃電劈開夜空!
有道理啊!
張昀繼續引申:
“故而尋常商賈,或許看重囤積財富;然如糜氏這般累世巨富者,其心之所想,早已是如何令這如山一般的死物化為活水,再涌動成一股巨浪!以其獲取權勢、建立功業,甚至……影響天下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