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其實早就亂了。
當張昀的一番話,逼著他不得不直視這些問題,一股難以言喻的悲愴瞬間便沖垮了劉備的心防。
他再也抑制不住,“嘭”一拳砸在案幾上,熱淚奪眶而出,哽咽幾乎不能成言:
“煌煌大漢四百年!緣何……竟……淪落至此等境地啊!”
張昀也沒想到,自己這兒才剛起了個頭,就直接把劉備說哭了。
他記得正史中劉備不是“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嗎?
你說關二爺拿的青龍偃月刀?
那沒事了。
過了一會兒,劉備深吸一口氣,壓下翻涌的心潮,拭去眼角淚痕:“備一時失儀,允昭還請繼續。”
張昀拱手應下,話鋒切入現實:“當前關東局勢,核心便在于袁紹與袁術的兄弟相爭……”
其實在張昀看來,東漢走到今天這一步,雖有土地兼并、制度崩壞的內在必然,但直接引爆亂局的,就是袁家。
說的更具體一些,其實就是袁紹和袁術這哥倆。
大將軍何進本與十常侍相安無事,卻被袁紹巧言說動,執意要誅殺所有宦官;
誅殺閹宦本是一隊禁衛便能辦妥的事,又是袁紹以‘借外軍震懾何太后’為理由,力勸何進引外軍入雒陽;
在擇何人入雒之時,同樣是袁紹力薦其‘袁氏故吏’董卓;
何進遇害后,是袁紹、袁術兄弟率兵闖入宮禁,大開殺戒,乃至縱火焚宮,逼得十常侍裹挾少帝、陳留王倉皇出奔,才為董卓所乘;
同時在何進死后,袁術攛掇禁軍誅殺驃騎將軍何苗,使雒陽兵權大半落入董卓之弟——董旻的手里;
董卓初掌朝堂,尚算收斂,至少比當年毒殺質帝的梁冀克制一些。
可因袁紹在關東公然興兵討董,不但扯下了朝廷最后一塊兒遮羞布,還逼得董卓殺了尚在雒陽的袁隗滿門。
之后董卓就徹底放飛自我了。
不論袁紹、袁術此舉內心是何想法,但在客觀上,也確實導致袁氏積累百年的政治資源,盡歸其二人所有。(原本他們倆上邊還有個袁隗的兒子袁基)
關東的討董聯軍組建后,各路諸侯大多逡巡不前,唯有長沙太守孫堅一路高歌猛進,幾近光復雒陽!
卻被袁術在后方斷糧,功虧一簣。這也給了董卓喘息之機,最終一把火燒了雒陽,挾天子西遷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