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聽到“口吐怪蟲”那一段時皺了皺眉頭,光是想想就覺得有點惡心。
張昀頓了頓,給劉備一個緩沖,接著說道:
“以昀淺見,陳校尉之癥,與我那位族叔頗為相似!若真是此患,恐危及其壽數!”
“有鑒于此,主公不如派人尋訪名醫,為元龍診治一番?一旦應驗,既可保全國之賢才,也能彰顯主公的惜才之心,令其感念深恩!”
然后他說出了具體的目標。
“我曾聽聞沛國譙縣有位名叫華佗的神醫,醫術精湛,譽滿四方,尤擅疑難雜癥。若能請得此人,也不僅是為陳校尉一人之福……”
“近觀曹操肆虐徐州,所過尸橫遍野,尤以泗水兩岸為甚!尸體淤積未得妥善殮葬者,經烈日曝曬、雨水沖刷,極易釀成大疫!此乃兵禍之后常見之慘劇,防不勝防!”
“若能預作綢繆,延攬華元化(華佗)這等良醫坐鎮指點防疫之策,實乃未雨綢繆、拯民于危難之舉!其功其德,不可限量啊!”
劉備聽罷,面色凝重。
盡管他無法確認陳登是否真的患有“腹中蟲疾”,但對瘟疫的憂慮是切實存在的。
張昀言之鑿鑿,他自然選擇相信其判斷,而且身處亂世,尋訪一位名醫總歸不是壞事。
“允昭慮事深遠!此事我記下了,明日便遣人去譙縣尋訪一番!”
“主公英明!”張昀贊道,隨即又補充道:“還有一事需稟明主公。”
“聽聞這位華神醫,性情高潔,甘守清貧,曾堅辭太守征辟。其志在懸壺濟世,游方天下解萬民之痛,而非困守高門做一人之私醫。”
“故此行尋訪之人,當多言徐州百姓病痛之憂、泗水浮尸染疫之險,以及元龍或有的奇癥之難。如此一來,或能請動此等奇人。萬萬勿以權勢相逼!”
劉備神情嚴肅,緩緩點頭:“允昭提醒得是!對這般醫者仁心,理應敬重有加,我定當囑咐使者謙恭禮遇!”
張昀滿意地點點頭,心里已經盤算開了。
等這尊大神真被請來,可得想辦法把他牢牢拴住。不知是贊助他開醫館比較有用,還是支持他收容難民、收徒講學更合心意?
哎,反正坑了糜竺一百金,到時候直接雙管齊下,不信搞不定他!
接下來的幾日,劉備像只勤勉的小蜜蜂,穿梭于徐州各大本土世族之間聯絡感情。還專門抽出一天時間,拜訪了客居徐州的儒學泰斗,“經神”鄭玄、鄭康成。
不過這些行程,張昀一律找借口躲了。
在他看來,多數世族都是他沒聽過的名字,提不起什么興致。
至于拜訪鄭玄?
可拉倒吧,那可是當世大儒!
萬一席間聊起經史子集,他連句讀都弄不明白,豈不是當場露怯?
所謂“獻丑不如藏拙”,還是留在家里鍛煉身體吧,省得出去鬧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