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備接任廣陵守將”的消息傳至袁術耳中,這位袁家大少爺不由得提起了幾分興致。
劉備?
那個在酸棗盟軍中,有過一面之緣的劉玄德?
他不是公孫瓚手下的縣令嗎?
怎么跑廣陵來了?
袁術隨即加派細作詳查廣陵虛實。
諜探陸續(xù)傳回了消息:劉備千里馳援解了徐州之圍,又受徐州牧陶謙的委派,率領步騎三千南下廣陵郡,剿匪安民。
且進駐廣陵城月余以來,麾下兵馬只是裁汰老弱、補充青壯,并未大規(guī)模招兵。
“哈哈!”袁術撫掌而笑,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真乃天助我也!”
他迅速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
劉備募兵如此畏縮,必是糧秣匱乏,軍需不濟!
這豈非上天賜予他染指徐州的良機?
一股“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的沖動涌上袁術的心頭。
當他將這個想法說出來后,主簿閻象、謀士袁渙皆出言力諫:
閻象語重心長道:“主公,我軍與徐州陶謙有盟友之誼,昔日曾共擊曹操。如今驟然興兵,恐有損道義!”
“且目前揚州諸郡尚未底定,尤其是那廬江陸康,乃我軍肘腋之患,此時分兵兩線,實非明智啊!”
“兵分則力薄!”袁渙亦補充道:“將軍,當務之急,宜先固根本才是。”
“荒謬!”
袁術臉上滿是不屑,斷然反駁道:“陶謙不過一丹陽老吏,僥幸得了個牧守之位,充其量可算作本將軍門下走卒,也配‘盟友’二字?”
“至于那劉備……”他嗤笑一聲,“哼!織席販履之徒,能有何作為?今其坐困愁城,兵不過三千,且糧秣不繼,此乃天賜廣陵于吾!”
他越說越興奮,起身指著輿圖:
“若能輕取廣陵,我軍便可沿邗溝北上,攻取淮陰,屆時便可兩路對進,夾擊盱眙守軍!曹豹庸才,焉能抵擋?其部一潰,下邳門戶洞開,徐州膏腴之地,指日可入吾囊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