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關羽抱拳,聲如金玉相擊,“營盤已安置妥當,夜巡口令亦已發放各隊。”
“云長辛苦,坐。”劉備頷首,目光轉向簡雍,“此前說的那少年如何?”
這句話指的,自然是剛才簡雍去見的,自稱“故九江太守文禮公族侄”的少年。
關羽也隨之落座,看向簡雍。
簡雍端起水杯抿了一口,這才開口將那“邊敬”的形貌談吐,以及方才相處的經過簡略描述了一遍。
劉備安靜地聽著,手指有節奏地輕敲扶手。當聽到那少年因提及遭遇而痛哭失態時,他眼中閃過一絲惻然不忍。
簡雍最后總結道:“觀其形貌舉止,談吐見識,絕非尋常流民可比。尤其還對我軍文武底細……頗為熟稔。”
他頓了頓,加重語氣,“此事最為可疑,也最為可信。兗州邊讓,乃天下名士。其家族子弟的眼界格局,自非小門小戶可比。只是……”
“只是什么?”關羽插言問道。
“只是聽聞邊文禮闔族俱喪于曹操之手。此子年不過十六七歲,如何能在滅門之禍中逃出生天?又如何能躲過屠城劫難存活至今?實在令人費解。”簡雍眉頭微鎖,提出關鍵疑點。
劉備點點頭,看向關羽:“云長,你已安置流民數日,可曾留意到這位少年?”
關羽捻須回想:“并無特別印象。”
劉備沉吟片刻,說道:“既然其說有緊急軍情相告,又是邊文禮公族侄……真假虛實,一見便知。”他轉向簡雍,“憲和,便勞你再走一遭,請他過來吧。云長,你也留下。”
“我這便去。”
簡雍起身離開,快步回到營帳,掀簾而入。看到張昀已然梳洗完畢,換了衣裳。雖臉色依舊蒼白,但眉宇間自有一份沉靜氣度。
見張昀起身相迎,他臉上浮現出笑意,朗聲對張昀道:
“允恪,玄德公剛剛回營便聞報你之事,當即命我速來相請!”
他語氣越發熱絡,“主公說,邊文禮乃海內名士,德行才學皆為世人稱道,卻落得全族被曹操屠戮的下場,他當初聞之便痛心不已。聽說尚有你這位族侄在世,直言‘此乃上天垂憐,不忍君子血脈斷絕’,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啊。”
簡雍說著上前一步,再一次挽住張昀的胳膊,“允恪快隨我來,遲恐主公久候掛念!”
張昀聽罷心頭大定,知道自己“邊氏族人”的身份已初步得到認可。
接下來,只要不出大錯,再將呂布即將偷襲兗州的重磅情報拋出,待曹操果真因此退兵,他在這二畝三分地上就算站住腳了。
簡雍在前引路,張昀緊隨其后,直入中軍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