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劉備親率文武盛迎劉繇,張昀也是非常理解。
這個劉繇雖然在三國演義里只是個龍套,但其實也非等閑之輩!
他乃齊悼惠王劉肥之后裔,前太尉劉寵之侄,故兗州牧劉岱之弟。以剛直敢言、臨危蹈難聞名于當世。
劉繇少時就頗具膽識,十九歲率十余死士潛入賊巢,手刃魁首,救出被擄堂叔劉韙,聲名遠揚,被舉為孝廉。任下邑長時,因拒絕權貴請托而棄官;后巡察濟南國時,又不畏宦官勢力,奏免了貪腐的中常侍之子。
他與兄長劉岱(曹老板之前的兗州刺史)并稱為“二龍”,名望和許韶兄弟(月旦評主持者)一個級別,都屬于當世頂流。
歷史上他抵達江東數月,便拉起了一支大軍,把袁術的兵馬堵在當利口一頓猛錘!
若不是后來撞見孫策,他與袁術隔江對峙下去,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不過今日得見,其人種種言行倒是讓張昀生出不少疑惑。
這劉繇能力怎么樣先放在一邊,親和力倒是蠻強的,完全不似想象中的那般古板。
但我記得歷史上不是記載他素重門第,嚴苛名分嗎?
因為太史慈出身低微,他寧棄良將而不用,還說出了“若吾重用子義,恐為許韶所譏”這種話。
怎么對老劉卻如此客氣?
張昀有這種疑惑很正常。
因為他對劉備出身的印象,都聚焦在“織席販履”上了,頂多再加上個“漢室宗親”,完全忽視了劉備的另外一層身份——經學名門之后!
劉備乃是馬融的徒孫,盧植的弟子。論起師承譜系,與袁本初、崔季珪(崔琰)這些海內名士,都是同門。
為什么“經神”鄭玄會對他格外垂青,先后推薦了孫乾、陳矯入其麾下?
還不是因為鄭玄與盧植同師馬融,劉備乃是其嫡親師侄……說白了,大家都是自己人!
此前劉備在公孫瓚帳下為將,這些東西顯不出來。
如今他獨鎮廣陵,聲名鵲起。“名儒弟子”的身份自然光華漸顯。
不然像劉繇這種看重名望身份的人,又怎么會對他另眼相看呢?
加之二人同屬“漢室宗親”,自然更添了一層親近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