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昀看著劉曄目光灼灼地說道:“當(dāng)此漢室傾頹之際,諸侯所求,不外乎篡漢、扶漢、自保三途!常人尚可審時度勢,擇木而棲?!?/p>
“可子楊先生您卻不然!”
“帝裔之身,便如烙印在背!若執(zhí)意委身于割據(jù)自雄、甚或心懷篡逆之徒,即便您一生如履薄冰,又真的能走到對岸嗎?”
怎么說呢,其實投奔了曹氏的劉曄,最后官至太中大夫,謚景侯。
這個結(jié)局很難講到底算不算走到了對岸。
要是有人非得認(rèn)為這算是走到了,也不能說錯。
但中間的過程之辛酸,加上壯志未酬之憾,和被主上猜忌之痛……
只能說很難評吧。
此刻的劉曄,當(dāng)然也不會知道自己后來官至太中大夫。
他有心扭頭就走,可腳下卻如生了根一般,臉色一陣陰晴不定,心頭甚至翻涌起一股對張昀的恨意。
恨他撕開了血淋淋的真相,更恨他所言句句屬實!
若非袁術(shù)竊據(jù)九江,我又豈會投靠他袁氏?
就袁紹、袁術(shù)這哥倆的所作所為,說他們要匡扶漢室,路邊的狗都不信!
可其他諸侯又能強到哪去?
哪怕是同屬漢室宗親的劉表和劉焉,心中會想著要匡扶漢室嗎?只怕也未必吧。
若我不是漢室宗親,大可良禽擇木而棲,可我偏偏正是光武后裔……
難道真要西赴長安,與那傀儡天子一起吃糠咽菜?
只要中興有望,我自然是甘之如飴??申P(guān)中到底是個什么情況,單憑管中窺豹也可見一斑,實在是半點希望都看不見啊!
剩下的還有誰?
劉曄茫然四顧,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始終卓然而立的劉備。
地不過一郡,兵不滿五千……
就憑這點兒實力也喊著要匡扶漢室?
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