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昀聽自家主公回答得這么干脆,愣了一下,問道:“找到了?那……其人現在何處啊?”
“在彭城。”
張昀有點懵了:“彭城?”
“然也!”劉備解釋道:“此前不是允昭所言,彭城遭曹軍大肆屠戮,尸骸遍野恐生瘟疫,亟需神醫襄助嗎?此刻其人便在彭城周邊忙于救治百姓。”
張昀又問道:“那……那吾之前所言陳元龍腹中或有蟲疾,需華神醫加以診治之事……”
劉備聞言仿佛想起了什么,拍額恍然:“哎呀!允昭不提,吾幾乎忘卻!”
他轉身行至書架旁,取下一錦盒,邊翻檢邊道:“誠如允昭所料,元龍腹中果真是有惡蟲!他飲下了華神醫所調藥汁,當日便嘔瀉三回,排出赤首蠕蟲數十條……”
他自盒中取出一方素絹,遞予張昀:“此乃元龍親筆謝函,允昭且自觀之。”
張昀接過薄絹,展開仔細覽讀了一遍,發現通篇都是陳登對劉備的感激之語,字里行間還帶著點心有余悸。
看完之后,張昀將絹帛遞還,頗感無奈道:“主公,此等要事,何不早告?昀尚且以為人海茫茫,至今都未得神醫蹤跡!”
劉備臉上露出幾分赧然:“實不相瞞,吾所遣使者旬日間就尋得了華神醫。按允昭之前所囑一番陳情,神醫當場應允,即刻便隨行奔赴徐州,為元龍祛除了蟲疾!”
“事畢未歇,其人又星夜兼程趕赴彭城,至今仍在彼處懸壺濟世。吾所遣隨行吏員,途中曾派人來報,順帶捎回了此信。”
他語氣中帶著歉意,“恰逢那幾日允昭潛心鉆研河口捕魚之法,終日不見蹤影;后來吾又被諸事纏身,就將此節徹底忘之腦后了……”
張昀聽罷,唯余苦笑,只得問道:“主公,目下可否將華神醫請來廣陵?”
劉備道:“吾確有此意!然此前據回報所說,華神醫意欲沿泗水南下,遍訪沿岸鄉邑,救治黎庶,待此愿了結,方至廣陵。眼下……其尚未走出彭城地界。”
張昀沉吟片刻后說道:“主公!煩請再遣使者轉告華神醫:其人縱有扁鵲之能,畢生奔波四方,所救之人依舊有限!”
“昀愿傾資于廣陵,助其興建醫館,廣納門徒,將一身曠世醫術發揚光大!待到桃李遍植天下,一日所救百姓,便能勝孤身跋涉百日、千日之功!”
他語氣愈發堅定:“昀還愿資助其著書立說。使之便如古之圣賢一般,立言于世,惠及千秋!”
劉備聽完他說的這些,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置評。若照他本心來說,這華佗雖是神醫,但終究也只是個大夫而已,何須如此大費周章?
不過他也并未反駁張昀的話,而是心中暗想。
允昭此舉,乃是意在興醫濟世,也算是正道。且耗資乃是允昭私財,他想怎么花自可做主。
況且允昭為我嘔心瀝血,運籌帷幄,縱然其散盡家財,吾養之何妨?
念及此,劉備撫掌稱善:“允昭既有此濟世仁心,吾即刻遣人星夜傳訊,力邀華神醫早日駕臨廣陵!”
十天時間,彈指而過。
關羽率軍歸來后,徑直前往太守府繳令。他頂盔貫甲,立于廳中,將此行經過一一稟明:“大哥,我將劉使君護送至曲阿后,留下人馬,便引軍回返,一路十分順遂,并無半點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