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第一個表明拒絕態(tài)度的就是楊林峰。
李東沐看了楊林峰一眼,然后輕描淡寫的問了一句。
“楊市長,你覺得如何支持高校建設更科學合理呢?”
聽到李東沐的提問后,楊林峰依舊陰沉著臉。
“這個問題應該由分管教育工作的孫市長回答比較好吧。”
聽到將這個皮球踢給自己,分管衛(wèi)生教育工作的副市長孫大同撇了撇嘴。
“孫市長,你說說吧。”
聽到市長點自己的名字,孫大同只好打起了太極。
“市長,我覺得這個事,確實是一件關(guān)于黃巖市發(fā)展的大事,畢竟教育為本嘛。但是,這件事呢,我覺得還是要深入研究一下其中的細枝末節(jié),搞清楚缺什么,不缺什么,然后才能夠做到有的放矢,讓我們的政策更有針對性。總之,這個政策是好政策,至于如何落實,還要看市政府集體決策的意見了。”
聽完孫大同的發(fā)言,李東沐一頭黑線。費勁巴拉說了一大通,看似回應了領(lǐng)導的問題,可是實質(zhì)上又和沒說一個樣。
“這他媽不妥妥的廢話文學么!”
看到大家都不贊同表決,但是又不愿意發(fā)表意見。李東沐知道只能自己給這件事設置條件了。
“同志們,關(guān)于支持高校建設這件事,必須毫無條件的支持推進。但是關(guān)于支持的方式方法以及支持的力度,我覺得還是要研究一下的。既然大家覺得這個意見需要再調(diào)整優(yōu)化,那就表示大家覺得還是存在未知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作為市政府領(lǐng)導班子成員,我們在推動落實工作中,不能只提問題,還要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這樣才能促進提升。考慮到大家對風險的警惕,我可以在此向大家作出明確的表態(tài)。”
“在政府常務會研究通過之前,我會和省教育廳領(lǐng)導,以及分管教育工作的省領(lǐng)導進行充分溝通,進一步明確支持的方向和任務,定期通報工作推進情況,壓緊壓實市長第一人職責,爭取讓這項工作成為我市,乃至全省高校工作的一個樣板。”
“給我一周的時間,我會專題向政府常務會進行匯報情況,希望大家到時候能夠有一個明確的答復和意見。”
說完,李東沐看向各位副市長,再次發(fā)起了意見征求。
“這件事,大家同意么?”
有了市長的背書,參會的副市長們自然放心多了,于是紛紛表示支持。
“周秘書長,將今天市長辦公會的內(nèi)容形成會議紀要,整理好后呈各位領(lǐng)導閱示留存。”
翌日。
餐廳早餐的時候,李東沐向徐志遠匯報了自己的想法,并指出要請一周的假到商都市對接工作。
“東沐,我已經(jīng)聽說了昨天市長辦公會的情況,這項工作的阻力很大,你確定要堅持下去?”
“或者說,不能改變一下支持建設的策略?如果將5000萬調(diào)整為500萬,我想大家應該都能夠接受,這也算是作出了讓步,也算是推進了工作,更能加快班子決策的進程,豈不是一舉多得?”
李東沐放下筷子,目光堅定的看著徐志遠。
“書記,500萬和5000萬對我們來說只是增減一個零而已,但是對于高校建設的意義卻是十分重大的,如果說500萬能引進一個優(yōu)秀人才,5000萬就能引進一個優(yōu)秀團隊,這不僅僅是量變,更是質(zhì)變。”
“在這件事上,我是堅決不會動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