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到投資集團名下?這個操作難度恐怕有些大吧?”
“李書記,說句有私心的話,我們博安區也就指望著這幾家大企業過日子了,若是集中劃到投資集團,每年的稅收恐怕就會大幅度下降,日子可是不好過啊。”
李東沐知道蘇潤禾的顧慮,因此直接打消了她的顧慮。
“這種情況可以在程序上進行規避,博安縣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失。”
“作為縣委書記,不能只算眼前的賬,還要算長遠賬。若是與航空工業集團達成合作,屆時將會帶給博安縣更大的發展機遇。”
蘇潤禾笑了笑:“李書記批評的對,我的站位確實需要再提升。”
“除了這個問題以外,還有什么困難和阻力?”李東沐問道。
“剩下的就是和企業談判了,看看以什么代價拿到他們剩下的開采時間。”
李東沐搖了搖頭:“拿回開采權沒有必要,那可是需要真金白銀的。這樣,讓他們和投資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若有開采的礦產優先供應投資集團,屆時會以彈性價格的方式給予一定的分紅。”
“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對財務進行規范,所有的資金都要由投資集團轉入轉出。”
李東沐提出的這個思路是市場化的思路,有一定的風險。但是他并不準備讓博安縣和市投資集團承擔,甚至也不準備讓博州市承擔,只要路徑可行后,就會由省國資委和商務廳聯合提請省政府常務會和省委常委會研究,將省市縣三級綁定在一起。
鋁土礦畢竟是國有資源,所有權歸國家所有,在萬山省,就屬于省委省政府管轄。
包括與航空工業集團的洽談合作,必須有省商務廳和國資委的介入,否則人家憑什么和你合作?
蘇潤禾面露難色緩緩道:“李書記,我盡量和企業談吧,您也知道他們都是華企下屬子公司,有時候也不會將縣委放在眼中。”
李東沐點點頭:“十天時間拿下,有困難及時匯報。”
“啊?十天?二三十家企業在這么短的時間拿下是不是太緊湊了?”
“時不我待,十天已經不少了。不能在這件事上過多浪費時間。”
李東沐思考的很長遠,既然領導好不容易幫一次,那就要讓這次忙發揮最大效應。
如果單純的讓企業在博州投資,那就是對博州資源的最大浪費。所以以資源入股,建立國有合資企業,這對博州的發展才是最好的。
蘇潤禾離開后,趙曉娟有些憂慮的看向李東沐。
“李書記,我估計博安縣的情況不容樂觀……”
李東沐望了趙曉娟一眼,他明白對方的意思,博安縣這些企業的背后關系錯綜復雜,面對當前這個機遇,或者說面對財務要進一步規范的“問題”,恐怕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
“在這件事上,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說罷之后,李東沐便開始鉆研鋁土礦以及航空工業集團的情況。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李東沐知道無論省級層面如何支持,最終都要落到博州這一層級去洽談,所以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熟悉相關情況。
同時,李東沐也在當天給郝長興打去了電話,讓他重點關注一下博安縣的干部動向。
晚上七點鐘,市委常委會召開前,組織部部長劉達來到了李東沐辦公室。
“李書記,向您匯報這件事。”
“關于我的職務調整的事情,基本上已經明確了。”
聽到劉達的這句話后,李東沐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