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一個中年婦女攙扶著一位面色蒼白的老者,情緒激動地對著心內科的一個副主任醫生嚷嚷:“……憑什么不給我們做手術?說好的等張教授來就安排,我們都等了一個月了,是不是因為我們沒送紅包?還是嫌我們沒錢?”
那位副主任醫生一臉為難的解釋道:“病人家屬,您別激動。您父親的情況比較復雜,我們需要進行更充分的術前評估和準備,這是對病人負責……”
“什么負責?!我看就是推諉,你們就是看人下菜碟。
”婦女不依不饒,聲音越來越大,吸引了不少病人和家屬圍觀。
李東沐眉頭一皺,看向趙偉。
趙偉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趕緊上前:“王主任,怎么回事?”
王主任看到院長和市委書記都在,額頭冒汗,低聲解釋道:“趙院長,這個病人情況確實特殊,高齡,合并癥多,手術風險很高。我們科室……內部對于是否手術,以及手術方案,存在一些不同意見。所以想請張教授會診后,再做最終決定。”
趙偉聽聞走上前,和顏悅色地對那位婦女說道:“這位家屬,請不要著急。你們的情況我聽到了。請相信醫院和醫生,他們是為了病人的安全著想。今天正好張斌教授在這里,讓他親自為您父親看一下,我們一起聽聽專家的意見,好不好?”
婦女一聽是院長,氣勢頓時弱了一些,又將信將疑地看了看張斌教授。
張斌教授點點頭,走到病床前,仔細翻閱起病歷和檢查報告,又親自為老者做了簡單的體查。周圍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著張教授。
幾分鐘后,張斌教授抬起頭,神情嚴肅:“這位醫生說得對,您父親的手術,風險確實非常大。不僅僅是心臟本身的問題,他的肝腎功能、凝血功能都不理想,貿然手術,很可能下不了手術臺。”
婦女的臉色一下子白了。
張斌教授繼續說道:“不過,也并非完全沒有機會。可以采用一種相對保守的介入治療方案,雖然不能根治,但可以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風險也小很多。這個技術,我們協和已經開展得很成熟,我可以指導這里的醫生完成。”
峰回路轉,婦女頓時喜極而泣,連連道謝。
張斌教授卻轉過頭,看向那位王主任和心內科的幾位專家,語氣帶著一絲不滿:“像這種高風險病例的術前評估和決策,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大的分歧?以至于讓家屬產生誤解?”
“人命關天,我們首先要守住的就是底線。我覺得你們科室在診療規范、疑難病例討論機制上存在問題。如果內部都不能統一思想,如何能讓患者和家屬信任?”
張斌教授的批評,一針見血,讓心內科的幾位負責人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李東沐將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明了。這看似偶然的醫患小風波,恰恰暴露了醫院管理、科室協作乃至醫風醫德方面存在的深層次問題。而這些問題,很多都與舊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特別是與科室承包過度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醫療質量和安全有關。
這次實地調研,既堅定了李東沐推進醫改的決心,也讓他更清晰地看到了問題的復雜性和緊迫性。
喜歡重生官場:從基層公務員干起請大家收藏:()重生官場:從基層公務員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