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東沐對商都市的規劃發展中,北部一直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域,尤其是打造高品質的生活區和教育高地,這對提升城市的核心競爭力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而想要有力推動北部發展,僅憑商都市本身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借助省級層面的力量,以及相鄰的衛安市的力量。
對于這一點,商都市的歷屆領導班子都有過充分的考慮,包括上一任的領導也堅定不移的支持商衛融合發展,在每年的市委全會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會特意強調。
經過多年的宣傳,省政府工作報告也將商衛融合發展納入大都市圈建設的重要板塊,這也讓衛安市察覺到了機會,只是對衛安市來說,想要的是從商都市的資源和服務,自身并不想付出太多,所以才有了剛才對話的一幕。
回到市政府后,李東沐立刻召集市發改、交通、公路、財政等部門,就跨河大橋建設工作進行了座談。
“李市長,關于大橋建設,我們也曾經做過規劃設計,也專門進行了項目申報立項,不過因為跨商都和衛安兩市,上報省發改委之后,遲遲沒有審批通過,后來了解情況得知,衛安市對此并不是太積極主動。”
“原因是什么?”李東沐問道。
“還是因為資金的問題。跨河大橋的建設成本很高,尤其是跨洪河這種要求非常高的。五年前,規劃設計雙向六車道,就需要投資35億元,放到現在,至少要投資45億元左右。”
李東沐沉思片刻道:“45億元確實不是小數目,這可是真金白銀的支出啊。”
“你們和衛安市政府關于投資比例和建設事項進行過溝通么?”李東沐問道。
“五年前就對接過,不過他們的態度并不積極。袁書記在任的時候,曾經和衛安市的陶陽書記溝通過,不過效果也不太好,所以就一直擱置了。”
李東沐回想起五年前,自己當時也在衛安市工作,而且應該已經解決了副廳級。他記得當時確實有一段時間經常會議論到大橋建設的情況,只是當時衛安市正處于發展起步階段,根本沒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交通建設上。
五年,一個質的飛躍。
衛安市gdp早已經突破了3500億元大關,而且地方財政收入更是突破了360億元。即便雙方各拿50的資金投入,對它來說也沒有太大的經濟負擔。
李東沐對衛安市的經濟狀況還是比較了解的,因此心中也是暗自下定決心,必須要拉上衛安市,將跨河大橋給建起來。
一番討論后,李東沐決定結合財政實際,將跨河大橋的建設標準再提升一個檔次。從最初的雙向六車道,提升為雙向時車道,同時跨河大橋和繞城高速,以及環線高架無縫銜接,真正實現商衛融合發展。
“老鄧,老牛,你們不是想蹭一蹭商都市的產業外溢資源,以及配套服務設施嘛,那我就幫你們實現這個愿望吧,也為衛安市老百姓出行做些實事。”
“只是,想要蹭資源,總要先把過路錢交了吧。”
喜歡重生官場:從基層公務員干起請大家收藏:()重生官場:從基層公務員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