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投奔定邊堡的人越來越多,陳長生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總旗,不能再接收難民了,現在每天消耗的糧食多得嚇人,再接收難民,大家很快就要餓肚子了!”
“是啊總旗,大家都知道你仁慈,見不得百姓受苦,可是,人力有限,咱們沒有那么大的能耐啊!”
“總旗,關門吧,定邊堡真的不能再收人了啊!”
“……”
陳長生沒有生氣,大家說的是實情。
王元啟和吳貌才藏的都是財貨,并沒有糧食。
糧食又重又占地方,他們才不會為百姓著想,開元衛一破,幾乎全都落到了北虜手里。
如果不是陳長生趁著北虜來犯,把靜邊堡的糧食全都扣了下來,現在早就餓肚子了!
其它村堡就不行了,秋收之后,糧食全都運到了開元衛,最后全都便宜了北虜。
定邊堡的難民現在已經增加到了將近兩千人,就靜邊堡那點糧食,吃一個月都困難!
陳長生想了想:“明天讓閑著的難民都去種田,時間不等人,耽誤了農時,明年就要少收一季!”
開元衛一帶的莊稼,一年兩熟。
因為水源還算充足,一般秋季種麥子,來年夏收之后,接著種水稻。
在沒有化肥的年代,農作物一般都采取輪作的方式。
同一塊地,不能一直種同一樣作物,開元衛一帶是冬小麥和水稻混種。
不過,和開元衛同一緯度的很多地方就不行了,水源不足,氣候也偏冷,頂多能小麥和粟米,也就是小米輪作。
因此,開元衛的水稻是很有名的,老百姓基本都吃不著,絕大部分都進了那些官宦之家的糧倉!
定邊堡現在天天吃大米,簡直超出了難民的想象。
以往哪怕是風調雨順的年景,大家也沒這么吃過,一年到頭,即便是種水稻的人,也吃不了幾頓白米飯!
這也是難民對陳長生贊嘆不已的主要原因。
陳總旗實在是太大方,太仁慈了。
如果換成其他官員,讓難民吃白米?
吃屁還差不多!
好吧,如果有別的糧食,陳長生也不舍得讓難民吃米飯。
同樣都是糧食,開元衛一帶的大米,價格整整是粟米的兩倍,多少還拐點彎!
可惜,附近的糧食基本都被北虜搶光了,陳長生就是想換粟米都找不著地方!
不能白白浪費糧食,難民想要吃飯,就要干活。
陳長生用的是以工代賑的方法,不管定邊堡將來是不是自己的,先把糧食種上再說!
好在靜邊堡眾人收藏的有小麥種子,不然就是種田都不知道該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