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日夜兼程,不敢有絲毫停歇,終于在這一日黃昏時分,趕到了昆侖山腳下。放眼望去,只見光明頂山下旌旗蔽日,營帳連綿不絕,五萬元軍將整座山峰圍得水泄不通。巡邏的騎兵隊伍往來穿梭,戒備森嚴,沖天的肅殺之氣令人心驚。
張無忌經過連日調息,加上武當九陽神功的玄妙,內傷已恢復了五六成,臉色雖仍有些蒼白,但行動已無大礙。他望著眼前密密麻麻的敵軍,眉頭緊鎖:“楊教主,元軍勢大,強攻恐怕難以奏效。”
楊逍神色凝重地觀察著元軍部署,沉聲道:“無忌所言極是。王保保深諳兵法,營寨布置得頗有章法,強攻無異于以卵擊石。為今之計,唯有通過那條隱秘的‘通天徑’密道,先回到總壇與五散人匯合,再圖破敵之策。”
殷素素擔憂道:“密道入口隱蔽,但出口就在大殿之后,不知是否已被元軍發現?”
張翠山沉吟道:“此密道乃明教歷代教主口耳相傳之秘,元軍初來乍到,應當難以察覺。事不宜遲,我們速速行動。”
當下,楊逍命韋一笑率領天地風雷四門及五行旗大部人馬,在外圍山林中隱蔽待命,多布疑兵,虛張聲勢,牽制元軍注意力。自己則與張無忌、張翠山、殷素素,以及十余名明教精銳好手,借著夜色掩護,繞到后山一處被藤蔓遮蔽的隱秘洞口。
一行人點燃火折,魚貫進入幽深潮濕的密道。密道內岔路繁多,但楊逍身為教主,對路徑了如指掌,在前引路毫不遲疑。約莫行了一個時辰,前方隱約傳來喊殺聲和兵刃撞擊之聲,空氣中也開始彌漫著硝煙與血腥的氣味。
“快到出口了!”楊逍低聲道,示意眾人放輕腳步。
出口處是一尊可移動的巨石佛像,位于光明頂大殿后側的祖師祠堂內。楊逍在佛像底座某處輕輕一按,佛像緩緩移開一道縫隙。眾人透過縫隙望去,只見大殿之外火光沖天,殺聲震耳,無數元軍正如同潮水般向大殿發起一波波猛攻。
“放箭!滾木礌石準備!”周顛粗獷的吼聲從殿門處傳來,他左臂纏著繃帶,血跡斑斑,右手卻揮舞著一柄厚背砍刀,狀若瘋虎。
說不得大師盤膝坐在殿門內側,周身真氣鼓蕩,袈裟無風自動,將射來的箭矢紛紛震落。冷謙先生則面無表情,指揮著洪水旗弟子將燒沸的桐油不斷潑下,慘叫聲頓時響成一片。
彭瑩玉和鐵冠道人各守一側偏殿,劍光掌影翻飛,將試圖攀爬上來的元軍精銳一一擊退。
大殿之內,傷兵遍地,但人人眼神堅毅,無人退縮。顯然,在五散人的指揮下,明教上下雖傷亡慘重,但士氣未墮。
楊逍見狀,不再猶豫,猛地推開佛像,低喝一聲:“五散人!楊逍來也!”
這一聲如同晴天霹靂,瞬間讓苦苦支撐的明教教眾精神大振!
周顛回頭一看,喜出望外:“教主!你們可算來了!”他聲音嘶啞,卻充滿了絕處逢生的激動。
說不得大師也睜開雙眼,長宣一聲佛號:“阿彌陀佛,教主歸來,天不亡我明教!”
冷謙、彭瑩玉、鐵冠道人也紛紛投來驚喜的目光。
張無忌一個閃身,來到殿門處,目光掃過外面如蟻附般的元軍,沉聲道:“諸位辛苦了!外面的情況如何?”
彭瑩玉一邊揮劍格開一支冷箭,一邊快速稟報:“元軍攻勢極猛,尤其注重壓制我教的霹靂烈火炮,使我們難以發揮其威力。王保保用兵狡猾,輪番進攻,消耗我等體力精力。若非總壇地勢險要,儲備充足,恐怕早已失守。”
楊逍快步走到大殿中央,環視四周,迅速做出判斷:“此地不宜久守。無忌,你傷勢如何?可否再運神功?”
張無忌深吸一口氣,感應體內奔騰的九陽真氣,點頭道:“已無大礙,楊教主有何計策,但請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