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就算是不買東西,過來趕趕熱鬧也是好的。
林場鎮的趕圩日定在1、4、7三天,不是周一周四周日,是初一初四初七。
其他的鎮子也有定在258和369的,有一些小貨郎就是不停的在幾個鎮子間走來走去,趕圩賣東西。
三天的是小圩,初一因為隔了四天所以是大圩,趕圩的人特別多。
因為廠里的職工是沒有地種菜的,大家都需要在趕圩日采購基本的生活物資,所以廠里在趕圩日會推遲一個半小時上班,算是給職工采購的時間。
每到這個時候,廠里的男人就會掏出自家的二八大杠,后座坐上自己的老婆,孩子坐在前面的橫桿上,三口之家坐在一輛自行車上,快快樂樂去趕集。
張少華也有一輛二八大杠,一大早7點不到他就激動地拉著呂秀蓮出門了,從廠里騎到鎮上大約要15分鐘。
這二八大桿騎起來就跟開越野車一樣,坐高高,視野好,而且輪子大,蹬一圈老爽了。
路上,不時能碰到一起去趕圩的廠里人,各自打著招呼,早上的太陽還不是很火辣,騎著車迎面出來涼爽的風,張少華心情頓時愉悅了起來,像個孩子一樣跟后座的呂秀蓮聊了起來。
“秀蓮,你看,那兩只牛,都爬上去了,哈哈哈哈。”
呂秀蓮扭頭一看,田里有兩只牛在發情,公牛的兩只前蹄搭在了母牛背上,兩只動物正在努力的調整位置。
這種情景也只有在農村才看得見,張少華也是第一次見,說實話,第一次知道牛的東西這么長,還血紅血紅的,所以才這么驚訝。
呂秀蓮在身后使勁打了他一下,“你看點正經的東西。”
張少華大聲笑了起來,
“這有什么不正經的,人家辦的就是正經事啊。”
這笑聲太大,遠處農田里的人都看了過來,呂秀蓮害羞地把頭扭了過去,
“你別笑這么大聲,人家以為你有什么病呢。”
見呂秀蓮有些害羞了,張少華收起笑聲,“行,行,一會到圩上,我給你買油條吃好嘛?”
張少華大聲對著身后說道,呂秀蓮愛吃油條,這東西家里弄不來,只能到鎮上趕圩的時候有人來賣的。
5分錢一根加上半兩糧票,算不上便宜,但是三天才能吃一回的話也還能過得去。
剛結婚那會,只要一趕圩,張少華就帶著呂秀蓮來要一碗豆漿加兩根油條,油條直接泡在加了白砂糖的豆漿里,吸滿豆漿,格外美味。
呂秀蓮吃兩根,他最多的時候能吃六根,想想也是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