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蓮湊過去仔細看了兩眼,“嗯,5斤6兩。”
確認了重量,老鄉把鴨子放了下來,然后開始算錢。
“5斤6兩,8毛一斤。”老鄉嘴里還是念叨,兩位數的乘法,還要帶小數點的,對于老鄉來說有點吃力了。
現在雖然在普及義務教育,但是很多年紀大一點的人,他們是真沒上過學,乘法口訣也背的勉勉強強的。
最主要的是還沒計算器,只能靠口算。
所以很多老鄉賣菜的時候都很發愁,算不出來。
后來有些人干脆把自己孩子帶出來,放在一旁算數。
“一共是4塊4毛8分,你看對不對?”張少華很快報了出來。
“4塊4毛8啊。”老鄉皺著眉頭在那掰著手指頭,又算了將近一分鐘,這才點了點頭,“沒錯,是這個數。”
看到這一幕,張少華不得不佩服起國家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不僅掃除了文盲,還讓所有人都學會了英語,真的不是一般的偉大事業。
分票不夠,張少華直接掏了2張2塊的,還有5毛錢過去。
老鄉接過錢,從寬松的褲子口袋里,掏出一個小手絹來,連續打開了幾層之后露出了里面的票子,連一張整塊的都沒有,全是毛票和分票。
老鄉找了一張綠色的2分錢紙幣遞給了張少華。
紙幣上畫著一架螺旋槳飛機,保存的還很好。
找好錢之后,老鄉開心地把小手絹裹了三層,然后再放回到褲袋里。
現在的趕圩是不提供宰殺服務的,所以只能是活著拎回去,反正腳捆住了,拎著腳就把鴨子給提了起來,也不嫌重。
本來張少華覺得重,要自己拿的,不過呂秀蓮主動搶了過來,看著喜滋滋的呂秀蓮,他腦海里突然想起了一首歌,
“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身上還背著一個胖娃娃啊”
這首歌歌名好像叫《回娘家》,俏皮可愛的風格,流行了很久。
鴨子可以買,雞的話還真的有點貴。
因為在南方,到處都是池塘,鴨子好養,所以鴨子便宜,雞就有點貴了。
買了鴨子,張少華又帶著小媳婦兒去了一趟賣肉的那里。
以前買肉是需要肉票的,但是在85年初,國家就發布了一項政策,取消了肉票,肉、蛋、禽、魚都可以自由交易了,這也是張少華能買鴨子的原因。
而更早兩年,83年的時候布票也取消了,現在還在用的是糧票。
原本是想買些純瘦肉的,不過呂秀蓮覺得不劃算,只能買一刀下了。
所謂的一刀下,就是純純的字面意思,一刀下去,連皮帶肉的,有多少肥瘦人家不管。
“來,這里切一刀吧。”張少華指了一塊地方。
賣肉的大哥拿起厚重的刀比劃了一下,卻不著急切,說了一句,“現在買肉要配骨頭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