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陽節,民競舟于其上,萬人空巷!”
端午節也趁端陽節,龍舟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后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有吃粽子、劃龍舟等風俗。
端午這一日,全城書院都放假一天。
賽龍舟在午時舉辦。
裴繡早早就給幾個孩子收拾妥當,然后先讓青松送老大去書院。
他們需要在書院集合,換好背后繡著書院名字的統一短衫。
然后等候院長去圣人堂祭拜取出龍頭、龍尾。并且還要去庫房把彩旗、羅傘等取出來,一同帶去懷柔河按到龍舟上。
這時的懷柔河,兩岸已經插滿了各色彩旗,兩邊站滿了等候的百姓。
在賽龍舟起點的周邊搭建了一些臨時看臺,給官家夫人小姐們觀看。
裴繡與邱夫人、楊夫人等人約好一同前往。快靠近懷柔河的路段,馬車被路上來回的行人堵的水泄不通。
看樣子不等比賽結束,她們肯定過不去,她們只好下馬車,步行過去。
等她們到的時候,看到河面上都是來自各書院的龍船,船上學子們正在把龍頭、龍尾與“龍身”匯合,場面極為壯觀。
龍頭是龍舟的靈氣所在,一般為樟木所雕刻,工藝精湛。他們將紅布扎成的彩球掛在龍頭上,討個好彩頭,龍尾上還插著書院名字的彩旗。
等各個書院把龍船的事宜準備妥當后,就命人去河邊放爆竹。
一時間爆竹響個不停。
然后參賽的學子們,才開始上船各就各位。
裴繡正在看臺上,尋找著老大的身影。另外兩個兒子一到這里,就跑河邊去書院的隊伍里呆著。
這時候兩兄弟正在和周善討論著要不要去下注,賭坊開云中書院得前三的賠率是一賠二,清風書院也是一樣。
得第一的賠率是一賠五!
他們剛聽周圍同窗說起時都心動了,小賭怡情。
龍舟賽時,全民皆有下注。
“二哥你快點,要不要下注啊,要來不及了,一會兒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