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宣沖得到情報,除了玉華州之外,趙誠麾下其他州府的府庫會空空蕩蕩。
即將發生的大戰中,要真的被自己拖到五月份農忙時節,趙誠的各地農兵們就不得不回家務農。所以趙誠打自己也只有一波,如果這一波打不下來。他內部就會崩潰。
但是他不打呢?宣沖把沙盤上小棋子向前挪移,那就穩穩地吃掉他兩個州后就收手。
向天下證明,他趙誠兵鋒雖然強,但是還平不了自己。而平不了自己,他府庫空虛,地方治理不靖的問題,就解決不了,進而人心喪失。(苻堅)
為什么吃掉兩個州,而不是更多州?宣沖計算了自己糧食產量,在占領后剛好能救兩個州的百姓!
宣沖對參謀部:“這一戰不接受傳檄而定,不接受當地世家投靠,所有生產資料再分配!”
參謀部門的青年們開始自動轉動。而在這繁忙中,宣沖脫身大量工作,開始了回顧自己穿越歷程。
二十四年行伍,二十四年的戎馬;從一開始領農兵五百,為武撼巒守后方的糧倉;再到能夠領導三軍,進攻一個方面的大將;而現在,宣沖終于成就完全體,變成了能“多多益善”組織起數十萬人國戰的統帥?!@樣的兵家境界,在羲人界古往從未有之;大爻數千年太平盛世養不出這樣的征伐,而大祭朝完全是靠甲兵犀利,以及眾多上古神兵噴射雷霆火焰,碾壓四方。
可以說,當亂世中到了最后,總會有英雄能夠以天下豪杰為棋下這一局。
現在,宣沖上桌,而對面原本執著于對弈的那一位,現在不得不要思考下一步該如何落子。
…現在,一盤楚河漢界的棋局,在宣沖面前打開…
而在行政部這邊,武俱往替武飛向下傳遞解釋:“如果接受傳檄而定,那么該地大量百姓餓死,土地這種重要生產資料會由當地大族來繼承;我國在此地占領區內無法推行新政。而且就算接受當地世家傳檄而定,誰能保障他們不三心二意?繼續通昊?畢竟我們只占領兩個州。這些世家已經將族中精銳子弟投效到趙誠那兒去,不會因為我們“小勝”,而讓自己投資成本沉沒。
屆時,他們在幾十年后緩過氣后,會隨時反復。畢竟我們是“新人間道”的力量,搶占了他們“治國安邦”的位置,我們不靠他們治國,就是搶了他們自認為“利國利民”的位置。我們與他們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p>
武俱往看著那些通過南疆治理選拔出的官屬,一字一頓:“將軍如果接受投降,且收納到了我們體系內,也必然與我們是政敵!徹底滅掉他們,我等的抱負才能施展?!?/p>
隨著武俱往的整合,一個近現代的黨閥開始在此戰中誕生。
征召二十萬大軍是一回事,但是將這二十萬大軍集體輸送出去進行作戰又是另外一回事。半封建時代,把壯丁運上去要死一半。
在浱地的行政教材中:組織二十萬大軍的武裝力量前進,需要在沿途建設多個“粟倉”,目前武飛在五州之地征召的這些鄉兵,目前還是散在各地。
大軍就食,依靠著本地城池谷倉;如果要挪動其中一個部隊到另一處城池,要確保原先在這里駐扎的部隊離開。
武俱往帶著數百人,統屬數千名官僚,事無巨細負責此戰大小事。
例如在招兵時,地方上保甲方,每年都能拿到補貼。等到軍人在軍營報到后,還能從城市里面征兵衙門根據憑證,再領一重補貼。
如果保甲們代替軍人領取這一重補貼時,發現補貼被克扣,則是由保甲負責向“退養部”申訴;當然退養部也可以找士兵核實這補貼有沒有完全的發到士兵手里。
這個環節目前設計上不會出太大問題,但是如果發生“退養部”和“保甲”之間扯皮的怪事,就非??简炚w對基層的處理能力。
武俱往:必須快速調查清楚,立刻處置相關衙門;如果民政這一塊不能迅速反應,就會挫傷軍隊的積極性。(而這樣小事會在戰時密集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