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朝鮮王李芳遠已派出第二支使團,由。。。由其王世子李禔親自率領,正在前來南京的路上!聲稱是代父朝覲,侍奉陛下左右!”紀綱的聲音都帶著一絲不可思議。
“什么?!世子為人質?!”朱棣猛地站起身,臉上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震驚之色!
作為一個通過殘酷斗爭上位的帝王,他太清楚一個國王送出繼承人意味著什么了!
這幾乎是賭上了國本!
這絕不是苦肉計能做到的程度!李芳遠這是真的被逼到絕路了!
“其二,”紀綱繼續(xù)匯報,語氣沉重,“根據多方緹騎冒死深入慶尚道探查回報,情況確實極其復雜。
那伙賊人主力確以倭人為主,但麾下仆從軍多為朝鮮人,數量龐大。
賊首是否真是建文,尚未有確鑿證據親眼所見,但其打出旗號,并有其儀仗出現,恐非空穴來風。”
“目前朝鮮局勢:慶尚道全境確被賊人牢固控制,其治下竟似乎秩序井然,賦稅頗輕,甚至吸引周邊道百姓逃難前往。”
“而朝鮮其他各道,因頻繁遭遇詭異‘天災’,糧倉屢屢失竊,已出現饑荒苗頭,流民增多,盜匪四起,確有崩潰之象!李芳遠政權,已到生死邊緣!”
轟!
紀綱的匯報,如同最后一塊拼圖,徹底印證了朝鮮使臣的哭訴,也擊碎了朱棣最后的疑慮!
送出世子為人質!
治下秩序井然與周邊饑荒形成詭異對比!
朝鮮政權瀕臨崩潰!
這一切都指向一個結論:
朝鮮真的出了大問題!有一伙強大的、詭異的、可能真有建文背景的勢力,幾乎要吞并這個大明最重要的藩屬國了!而李芳遠,是真的來求救的!
如果再不出兵,一旦朝鮮徹底崩潰,這伙勢力站穩(wěn)腳跟,屆時大明要面對的,將是一個整合了朝鮮力量、可能得到倭國支持、還打著“建文”旗號的強大敵人!
后果不堪設想!
朱棣緩緩坐回龍椅,閉上了眼睛,手指用力揉著眉心。殿內一片寂靜,只有他粗重的呼吸聲。
良久,他猛地睜開眼,眼中再無絲毫猶豫,只剩下帝王的決斷和冰冷的殺意!
他看向紀綱,看向聞訊趕來的太子和其他重臣,只吐出了兩個字,卻重如千鈞:
“發(fā)兵。”
而朝廷發(fā)兵的消息傳到漢城,李芳遠感動的幾乎落淚,終于聽到一個好消息了。
似乎只要大明天兵一到,倭人就將不攻自破。
這段日子可把他折磨的不輕,連帶著后宮他都月余沒去了,今天,他要夜御數妃來發(fā)泄自己壓抑的情緒。
當天晚上,他也睡了這幾個月來的第一個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