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明真相、甚至同樣被搜刮的太學生和低級官員,也開始用鄙夷和憤怒的目光看待李綱。
消息通過隱秘渠道傳回李綱府邸密室。
李綱聽完家人的稟報,身體微微晃了一下,臉色瞬間慘白如紙。
他一生所求,不過是匡扶社稷、保全百姓,如今卻落得如此千古罵名,被視作國賊!這種屈辱和痛苦,遠比刀劍加身更甚百倍!
在一旁的趙光義,將李綱的反應看在眼里。
他親眼看著這位忠臣為了大局,忍辱負重,配合他演那一出出“曲線救國”的戲碼,如今更是在不明真相的百姓口中,承受著本不該屬于他的污名和詛咒。
趙光義并非完全鐵石心腸之人。
尤其是經歷了生死、目睹了國難,此刻見到忠臣受辱,他心中百感交集,一股難以言喻的酸楚和愧疚猛地涌上心頭。
這位曾經為了皇位可以狠心對兄長下手、在位時也多有權術算計的帝王,此刻竟忍不住眼圈發紅,聲音哽咽起來。
“伯紀。。。伯紀。。。”趙光義上前一步,竟有些手足無措,他看著李綱,淚水終于滾落下來,“是朕。。。是光義無能!累你受此奇恥大辱!朕。。。朕對不住你!”
他想起自己復活以來的種種,若非李綱忍辱負重、里外周旋,局面早已不可收拾。
而如今,所有的罵名卻都由李綱一肩扛下!
李綱聽到太宗皇帝的哭聲,猛地回過神來。他看到這位死而復生的祖宗皇帝為自己落淚,心中的委屈和悲憤反而被沖淡了不少。
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翻騰的情緒,整理衣袍,對著趙光義深深一揖:
“陛下何出此言!臣之所為,上對得起天地祖宗,下對得起江山黎民!些許污名,何足掛齒!百姓不解,罵我李綱是奸佞,是國賊,臣。。。臣心中雖痛,卻無悔!”
他的聲音逐漸高昂:“只要陛下仍在!只要種將軍大軍即至!只要仙師愿助我等!只要能保住我大宋江山不墮,華夏衣冠不絕!莫說是背負罵名,便是此刻粉身碎骨,我李綱——也受了!!!”
最后一個“受了”字,他幾乎是吼出來的,聲震屋瓦,帶著無盡的屈辱、堅毅和忠誠!
趙光義看著眼前這位脊梁挺得筆直、甘愿背負萬世罵名也要救國于危難的重臣,心中震撼無以復加!也讓他對自己在位時做的一些決策深感慚愧!
他猛地后退一步,竟不顧帝王之尊,對著李綱,撩起袍袖,便要躬身下拜!
“伯紀深明大義,忠貫日月!光義。。。代趙氏列祖列宗,代大宋江山——謝過伯紀!請受光義一拜!”
李綱大驚失色,慌忙搶上前一步,死死托住趙光義的手臂,聲音帶著哭腔:“陛下不可!折煞臣了!臣萬萬不敢受!此乃臣之本分!本分啊!”
君臣二人,一者欲拜,一者力阻,在這狹小的密室內,皆是熱淚盈眶。
趙光義最終沒有拜下去,但那份感激和信任,已深深刻入彼此心中。
“伯紀,再忍耐片刻。”
趙光義擦去眼淚,眼神重新變得銳利,
“待種師道一到,待仙師助我等聯絡眾臣,便是撥云見日之時!屆時,朕定要為你正名!讓天下人都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忠臣!”
李綱重重頷首,眼中燃燒著堅定的火焰:“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