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從那伙人的行事風格里,品出了一絲戲謔的味道,像是在玩一場精心設計的大型游戲,而自己,乃至整個大明朝廷,都成了臺上的配角。
“非人之法。。。”朱棣踱回龍椅,緩緩坐下,陷入沉思。
不是建文余孽,不是尋常海寇,也不是倭人本身。
(倭人要是有這本事,早翻天了他心知肚明)
那會是誰?
身手莫測,來去如風,熟知官場陰私和地方豪強劣跡,行事看似肆無忌憚,卻又精準地踩在“俠義”和“造反”那條模糊的界限上,甚至隱隱迎合了他整頓吏治、充實國庫的心思。
“莫非是海外異人?或是隱世的墨家巨子之流?”朱棣低聲沉吟,隨即又自己否定,“墨家早已勢微,況且,何須假借倭寇之名?”
他腦海中閃過一個荒謬卻又揮之不去的念頭:這伙人,莫非真是“自己人”?是某個他未曾留意過的、擁有不可思議力量的忠臣義士,在用這種極端的方式,為他廓清寰宇、聚斂財富,甚至推動他對倭用兵?
這個想法讓他心頭一跳。若真如此,那此人或此勢力,所圖必然極大。而且,能在他和錦衣衛的眼皮底下做到這一步,其能耐簡直深不可測。
朱棣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圖上的浩瀚海洋,眼神變得幽深難明。
“李琦。”
“臣在。”
“你下去吧,差事辦得不錯。賞。”
“謝陛下隆恩!”李琦如蒙大赦,叩首退下。
暖閣內又只剩下朱棣和陰影中的紀綱。
“紀綱。”
“臣在。”
“之前的策略不變,明松暗緊。”朱棣的聲音低沉而充滿壓迫感,“給俺把眼睛擦亮,耳朵豎直。俺不信他們能永遠藏下去。鄭和的船隊快回來了吧?”
“回陛下,按日程,約莫還需七到八個月才可抵達。”
“嗯。。。”朱棣的手指再次敲擊起來,這一次,節奏輕快了許多,“等鄭和回來,帶了倭國最新的消息,這盤棋,才好繼續下下去。俺倒要看看,等俺真要動手收拾倭國的時候,這伙‘自己人’,還會不會跳出來,再給俺送上一份‘大禮’。”
他嘴角噙著一絲冰冷的、期待的笑意。
“能做出這等事的人,朕,真的很想見一見。”
遠在荒島上的何健旺突然打了個噴嚏,這時候誰會想他?難道是那幾個小蘿卜頭?他從懷里掏出高陽公主給他的小香囊,聞了聞,眼神露出思念。
快了。。。兕子,高陽,等這邊事情辦完,仙人郎君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