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借大明之手清除國內異己?
或許是假意求援,等大明軍隊進入朝鮮后,與倭國、建文勢力里應外合,伏擊大明軍隊?
甚至更狠毒一點,等大明精銳深陷朝鮮戰場時,北方的韃靼、甚至是倭國的軍隊再趁機從別處發難?
朱棣越想越覺得心驚肉跳!帝王的多疑和謹慎此刻占據了上風。
相比于遠在天邊的銀礦,近在咫尺的軍事陷阱顯然更值得警惕!
他臉上的怒容漸漸被一種極致的冷靜和狐疑所取代。他緩緩坐下,手指輕輕敲擊著御案。
殿下群臣看著皇帝陛下神色的變化,從震怒到沉思再到狐疑,都感到莫名其妙,卻又不敢出聲詢問。
“紀綱?!敝扉ν蝗婚_口,聲音平靜卻帶著刺骨的寒意。
“臣在!”錦衣衛指揮使立刻出列。
“你安插在朝鮮的人,回報如何?除了求援,他們還說了什么?關于那伙‘倭寇’和‘建文’,可有更確切的情報?比如,‘建文’的容貌細節、倭人的具體兵力構成、旗幟番號?”
紀綱冷汗下來了,伏地道:“回陛下,朝鮮方面傳來的消息十分混亂,多強調對方妖法厲害,軍勢浩大,對于細節。。。語焉不詳。臣,臣已加派人手潛入,但消息傳回還需時日。。?!?/p>
“廢物!”朱棣冷哼一聲,但沒有過多斥責,因為他也知道這確實需要時間。
他又看向兵部尚書和內閣群臣:“你們覺得,李芳遠此人,可信否?他有沒有可能,與外人合謀,給俺唱一出苦肉計?”
此言一出,滿殿皆驚!陛下竟然懷疑朝鮮王與建文、倭人合謀?
大臣們仔細一想,卻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并非沒有這種可能性!
尤其是在“建文”突然出現、而就在倭國的鄭和卻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這太可疑了!
“陛下圣慮深遠,臣等不及!”楊榮連忙道,“此事確實蹊蹺萬分,不可不察!”
“那當務之急。。?!苯鹬疫t疑道。
“當務之急,不是立刻發兵!”朱棣斬釘截鐵地打斷他,“是搞清楚朝鮮到底發生了什么!是確有其事,還是一個針對大明的巨大陷阱!”
他下達了新的命令:
“一、告訴遼東和山東,準備備戰,但沒有朕的明確旨意,一兵一卒不得越過朝鮮!”
“二、紀綱,把你手下最能干的精干探子,給朕一批批地派過去!不要聽朝鮮官方的說辭,給朕深入到慶尚道,親眼去看,去聽!朕要知道那伙‘倭寇’到底是什么人,‘建文’是真是假,倭國到底有沒有派兵!”
“三、加快催促鄭和,讓他別光盯著銀子!給朕仔細查探倭國是否真有大規模軍事調動,是否有建文余孽活動的確鑿證據!”
“四、等朝鮮使團到了,朕要親自盤問!”
“在沒有得到確鑿情報之前,”朱棣冷冷地掃視群臣,“誰再敢輕言出兵,視同禍亂軍心!”
“臣等遵旨!”
所有大臣都躬身領命,感到一陣后怕。
若真是陷阱,大明倉促出兵,后果不堪設想。
朱棣再次看向那兩份奏報,眼神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