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撇撇嘴,忍不住潑了盆冷水:“陛下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倭國遠隔重洋,以大唐如今的水師力量和后勤補給能力,遠征占領,怕是力有未逮。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接著話鋒一轉,給了個甜頭:“等你先把周邊這些刺頭,比如高昌、西突厥什么的。都收拾得服服帖帖,國內錢糧堆滿倉,戰艦能鋪滿海面的時候……若還有此雄心,我不介意在伐倭這事上,再助你一臂之力。”
李世民聞言,雖然略有不甘,但也深知何健旺說的是實情。
他現在連高昌的事兒還沒徹底解決呢,跨海遠征確實遙不可及。
他點了點頭,深以為然:“仙師所言極是,是朕心急了。眼下確非其時。”
但知道了倭人的“潛在威脅”和巨大的利益所在,李世民就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看待這個“恭順”的藩國了。
他霍然起身,臉色凝重:“然,既知此族類狡詐兇殘,包藏禍心,更竊據寶礦,朕便不能再視若無睹!對倭之策,需即刻調整,早做籌謀!”
他對何健旺拱手道:“多謝仙師解惑!朕需立刻召集群臣議此事!今夜便不多打擾仙師清修了!”
說完,李世民雷厲風行地轉身便走,一出清暉閣,立刻對候在外面的張阿難沉聲道:“阿難!即刻傳旨,召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魏征……即刻入兩儀殿議事!要快!”
張阿難見陛下臉色前所未有的嚴肅,不敢怠慢,立刻躬身:“老奴遵旨!”
隨即快步離去安排。
李世民站在清暉閣外,回頭看了一眼閣內溫暖的燈火,眼神銳利。
倭國,金山銀山,還有那遙遠的血仇。
這件事,必須從長計議,但,必須開始計議了!
他大步流星地朝著兩儀殿方向走去,心中已開始盤算如何一步步扭轉對倭策略,并為遙遠的未來,埋下力量的種子。
而宮外,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魏征等幾位重臣深夜突然被急召入宮,心中皆是一凜,不知發生了何等大事。
等他們趕到兩儀殿,李世民低著頭正面無表情的坐在龍椅上不知在想什么。
待他們行禮完畢,李世民才抬起頭來,他并未繞圈子,而是直接開口道:“朕深夜召諸位愛卿前來,是因方才與仙師一番談話,事關東海外之倭國。”
他先是將何健旺所述倭人千百年后可能對華夏造成的劫難簡略說了一遍,然后目光掃過群臣。
果然,如他所料,幾位重臣雖然面色凝重,對仙師之言表示不敢懷疑,但勸諫之意也隨之而來。
魏征率先開口,語氣謹慎:“陛下,仙師之言,自當重視。然。。。終究是千百年后之事,虛無縹緲。如今倭國使團時常來朝,態度恭順,若僅因未來不可測之預言便大動干戈,恐失藩國之心,亦非仁德之君所為。”
長孫無忌也附和道:“鄭國公所言甚是。陛下,眼下高昌未平,西域未靖,國內雖安,亦需休養生息。跨海遠征倭國,耗資巨萬,勝負難料,實非明智之舉。還望陛下三思。”
連房玄齡也皺緊了眉頭,準備開口勸諫皇帝不可因虛遠之事而勞民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