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見到我,總會熱情地打招呼:
“安安,又來指導工作啦?你提的那個按樓棟分區的建議真好用!”
我笑著擺擺手:“現在這是你們的工作了,我就是個普通業主。”
有時會遇到曾經的鄰居,他們的態度多了幾分敬重。
“安安,多虧了你,現在我們取快遞方便多了。”
“是啊,再也不用擔心丟件了?!?/p>
我只是微笑點頭,不再多言。
李姐一家后來悄悄搬走了,聽說她最終還是離了婚。
對門的阿姨偶爾會提起她的近況,我只是靜靜地聽,不再評論。
張阿姨的房子空了幾個月后,搬來了一對新婚夫婦。
女孩也是個熱心腸,很快融入了樓里的生活。
一天傍晚,我路過驛站,看見新來的女孩正在幫一位老人找快遞。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身上,那畫面熟悉又溫暖。
物業經理正好也在,他感慨地說:“看到現在的驛站,就想起你當初的樣子?!?/p>
我望著窗外嬉戲的孩子們,輕聲說:“善意不該是個人的負重前行,而應該是社區的溫暖傳遞?!?/p>
現在的我,終于可以做個輕松的普通住戶。
想幫忙時就搭把手,累了就回家休息。
建立了規則,劃清了界限,反而讓鄰里關系更加純粹。
那天晚上,我在業主群里發了一條消息:
“看到驛站運行得這么好,真的很開心。感謝物業的重視,也感謝每一位遵守規則的鄰居。愿我們的社區越來越溫暖?!?/p>
下面立刻跟了一排點贊和鮮花的表情。
對門的阿姨私信我:“安安,你做到了我們都沒做到的事?!?/p>
我回了一個微笑的表情。
是啊,善意需要智慧來守護,溫暖需要規則來延續。
我的世界,在經歷風雨后,終于找到了那個平衡點。
既保有最初的善良,也學會了如何讓這份善良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