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豎起耳朵,說道。
“這是……新曲子?”黃壘看向何靈,“這首曲子你聽過嗎?”
何靈回過神,搖頭說:“沒聽過。”
兩人對視一眼,眼神都變了。
李英小跑著出了廚房,去往客廳,他要就近聽曲子。
“有這才華,還當什么作家?!焙戊`感嘆搖頭。
自從見面后,王天就不只一次震撼到大家,刷新人們對他的認知。
現在更出了一首經典純音樂。
盡管沒聽完,但單單現在的片段,但足以判斷出曲子的優秀。
聽得出來,曲子很成熟。
“以他才華,若一心在音樂圈發展,或許我們華夏也能出一位國際音樂創作大師。”黃壘點頭附和。
客廳里,王天琴弓放了下來。他沒拉完整個化蝶,只是不到三分鐘片段。
這三分鐘,卻是高潮,是整段曲子最為人熟知的精彩片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小天,你這是什么曲子?怎么沒聽過,是你創作的嗎?”
王天一愣,望向進來的李英,心想,什么意思,什么我創作的。
等等,王天很快反應過來。連忙拿出手機,開始搜索。
結果他發現,這世界竟沒這首曲子,梁祝從未出現過。
又成我原創了?!!
放下手機,王天臉色微紅點頭,“嗯,是我,怎樣,好聽嗎?”
李英點頭,“好聽,能不能拉完全曲,我想聽。”
李英的要求,令王天無語。拉全曲,怎么可能,那可是近兩小時。
要弄成交響樂,時長是三四小時。
你讓我在蘑菇屋里拉全曲?開什么玩笑。
只見王天微微一笑,說:“全曲不行,最短的協奏曲也要半小時,要不我拉個高潮橋段吧,大約四分鐘。”
“半小時?這首純音樂這么長?”李英有些愣神,看向王天眼神像在看怪物,“好,不好意思,主要太好聽了?!?/p>
王天擺擺手,把琴弓再次拿起。
(PS:《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陳鋼與何占豪就讀于上海音樂學院時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5月首演于上海獲得好評,首演由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題材是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以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綜合采用交響樂與我國民間戲曲音樂表現手法,依照劇情發展精心構思布局,采用奏鳴曲式結構,單樂章,有小標題。以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墳前化蝶為主要內容。由鳥語花香、草橋結拜、同窗三載、十八相送、長亭惜別、英臺抗婚、哭靈控訴、墳前化蝶構成的曲式結構。
感興趣的讀者大爹們,可以找最精華的呂思清版本,百聽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