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承霄!”皇帝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刻意為之的激勵,“武狀元趙承霄,勇猛果敢,每戰必先,累立戰功!特旨,破格晉封——定遠侯(世襲罔替)!賞金幣三百枚!銀元三十萬枚!”這是在明確告訴所有年輕將領,在陛下麾下,不論資歷,只論軍功!
“晉封伯爵者,十人!”朱由校語速加快,但每個字依舊清晰。
“張獻忠,封平倭伯(世襲),賞金幣二十百枚,銀元二十萬枚!”
“孔有德,封寧島伯(世襲),賞金幣十百五十枚,銀元十五萬枚!”
“陳磷,封靖海伯(世襲),賞金幣十百五十枚,銀元十五萬枚!”
趙守拙:“封安遠伯(世襲),賞金幣一百五十枚,銀元十五萬枚!”
尚可喜:“封安島伯(世襲),賞金幣一百五十枚,銀元十五萬枚!”
錢知晏:“封定倭伯(世襲),賞金幣二百枚,銀元二十萬枚!”
孫景和:“封靖倭伯(世襲),賞金幣二百枚,銀元二十萬枚!”
陳柱子:“封奮武伯(世襲),賞金幣一百枚,銀元十萬枚!”
耿仲明:“封平島伯(世襲),賞金幣一百五十枚,銀元十五萬枚!”
李世敏:“封昭信伯(世襲),賞金幣一百枚,銀元十萬枚!”
一個個名字念出,一道道封賞頒布。從伯爵到下面的子爵、千戶、百戶,乃至各級勛章、榮譽田宅補貼,所有參戰將士,依功績大小,皆有厚重賞賜。
皇帝特別強調,所有陣亡者家屬,撫恤金一律翻倍發放,并由地方官按時探望,確保其家小生活無憂。
封賞之重,恩榮之隆,前所未有!而且賞賜集中于爵位、榮譽和新型貨幣銀元,幾乎沒有涉及實質性的土地分封,完全符合皇帝之前定下的金融改革和限制土地兼并的國策。
這讓文官們在為武勛高興之余,也暗暗松了口氣,深感陛下謀慮深遠。
待到所有封賞宣讀完畢,整個皇極殿內的氣氛已經熾熱到了頂點。
天啟皇帝趁熱打鐵,示意王承恩,司禮監太監再次展開一道圣旨。
“詔曰:為經略四海,揚威異域,特成立‘遠洋都督府’,統籌建造新式遠洋艦船,訓練遠洋水師,探索未知航路,總管海外拓殖、貿易及軍事事宜!首任遠洋都督,由平倭侯俞咨皋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