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辦的值班同志心里有了數(shù),當(dāng)即嚴(yán)肅地開口:“這事雙方都有錯。”
他先看向賈張氏:“賈大媽,孩子沒規(guī)矩闖人家家里搶東西,你作為長輩不教導(dǎo),反而帶著人上門撒潑,這是激化矛盾的根源,鄰里之間哪能這么辦事?以后得好好管管孩子,也收斂收斂脾氣,別總想著占便宜、撒潑耍賴。”
接著又轉(zhuǎn)向傻柱:“同志,對方有錯在先,但你動手打人也不妥當(dāng),遇到問題可以找街道辦反映,動手解決不了問題,還容易引發(fā)更大沖突,就算是正當(dāng)防衛(wèi),也得把握分寸,不能隨便打人。”
最后看向一旁的劉海中:“劉同志,你不勸和反而跟著湊火,這也不對,鄰里和睦得靠大家維護(hù),以后要多做勸和的事,少添沒必要的亂。”
賈張氏雖不甘心,卻也不敢反駁街道辦的話,劉海中更是臉上發(fā)燙,只能訕訕地低下頭。
說完,值班同志又叮囑了幾句鄰里和睦、互相包容的話,便帶著同事起身離開。
街道辦的人一走,賈張氏往自家走,劉海中也跟著進(jìn)了賈家。
一進(jìn)門賈張氏就拍著大腿抱怨:“什么叫雙方都有錯?明明是傻柱把我們打得這么慘,到頭來倒好,還得挨一頓批,這街道辦就是偏心。”
棒梗也跟著嘟囔:“就是,憑啥說我沒規(guī)矩?他家里有肉就該給我吃。”
劉海中坐在炕沿上,臉色難看至極,悶聲道:“我也沒想到,街道辦居然這么偏心,到頭來我還被街道辦批評一頓,真是窩囊。”
劉海中越想越不甘心,自己費了半天勁攛掇,卻沒治住傻柱,之前丟的面子一點沒找回來。
他琢磨片刻,起身道:“老嫂子,你先消消氣,這事兒不算完,我去跟老太太說說,讓她給出出主意。”
說完,他急匆匆往后院跑,把街道辦的處理結(jié)果一五一十告訴了聾老太。
聾老太聽完,眼底閃過一絲算計:“這年頭,人就怕‘患不均’,更怕壞名聲,拿捏他,不用找街道辦硬剛,散播謠言就夠了。”
她湊近劉海中,壓低聲音道:“你就去院里跟街坊們隨口念叨,傻柱裝修正房加廂房,又是抽水馬桶又是瓷磚,沒幾千塊下不來吧?易中海給的錢哪夠這么造?指不定還有別的來路,再添一句同人不同命,咱們累死累活攢不下幾個錢,他倒好,住大房子、吃大肉,把日子過得比資本家還要滋潤。”
聾老太加重語氣:“還有,反復(fù)提他打老人、打孩子的事,就說他有了錢就忘本,以前看著老實,現(xiàn)在心狠手辣,連孤寡老人和小孩都下得去手,這種人心術(shù)不正,跟他做鄰居太危險。”
劉海中眼睛瞬間亮了,拍著大腿道:“老太,您這主意太高明了,患均不患寡能勾得街坊們妒忌,壞名聲能讓他沒人待見,雙管齊下,他在院里肯定待不下去。”
“記住,”聾老太叮囑道,“別顯得刻意,跟不同人聊的時候換著說法,就像隨口吐槽似的,讓謠言慢慢傳開,等大家都議論開了,不用你動手,他傻柱自然就成了院里的過街老鼠。”
“明白。”劉海中喜滋滋地應(yīng)下,心里已經(jīng)盤算著先從哪幾位街坊聊起。
他一定要讓這些話傳遍整個四合院,徹底敗壞傻柱的名聲。
劉海中回了家,拉著媳婦李月珍低聲囑咐:“老婆子,我有件事讓你去做。”
他把聾老太的主意一五一十說清,最后叮囑:“你就去院里跟那些大媽們‘隨口’嘮,別提是我讓你去的,就假裝自己看不慣傻柱,重點說他裝修花了好幾千,易中海給的錢根本不夠,指不定有歪路子,再反復(fù)提他打賈大媽和棒梗,沒良心、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