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來到了1962年12月1日。
四九城火車站的廣場上,北風卷著細碎的雪沫子,打在人臉上生疼。
但這凜冽的寒風,絲毫吹不散李菲菲和李卿卿姐妹倆眼底的雀躍。
葉凡帶著媳婦李菲菲和李卿卿,踏上了前往羊城的火車。
李卿卿雀躍得像只剛出籠的小鳥,穿著姐姐給她縫的新棉襖,小臉蛋凍得通紅,卻一刻不停地東張西望。
火車站里人聲鼎沸,扛著行李的旅人、叫賣零食的小販、叮囑親友的送別者,嘈雜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匯成了獨屬于年代的熱鬧。
“凡子哥,火車會不會很顛呀?”李卿卿仰著小臉問,手里緊緊攥著一個布包。
葉凡揉了揉她的頭,聲音溫和:“放心吧,坐一會兒就習慣了,到時候靠著我睡一覺,醒來就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了。”
三人隨著人流踏上火車,車廂里瞬間被一股混雜著煤煙味、汗味和食物香氣的氣息包裹。
綠皮火車的車廂狹窄而擁擠,座位是硬邦邦的木質結構,靠窗的位置早已被人占滿。
葉凡四處打量了一番,很快在車廂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靠窗的兩個座位連著過道的一個,正好夠三人坐。
沒過多久,火車發出一聲悠長的汽笛,緩緩開動起來。
車輪與鐵軌撞擊著,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響,節奏分明,漸漸加速。
窗外的白楊樹飛速后退,光禿禿的枝椏在寒風中搖曳,遠處的田野被白雪覆蓋,一片蒼茫。
火車一路向南,晝夜不停。
車廂里的乘客形形色色,有出差的干部、返鄉的游子、大家天南地北地聊著。
葉凡大多時候只是閉目養神,但車廂里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的耳朵。
鄰座大爺的咳嗽聲、后排小孩的哭鬧聲、過道上小販的叫賣聲,都清晰地傳入耳中,卻又不擾他心神。
李卿卿起初還很興奮,不停地看著窗外的風景,可新鮮感過后,也漸漸感到了疲憊,靠在姐姐的肩膀上睡著了。
第一天夜里,車廂里的喧囂漸漸褪去,大多乘客都靠在座位上打盹,有的甚至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只有車輪與鐵軌撞擊的“哐當”聲,在寂靜的黑夜里格外清晰,像是一首單調卻催眠的歌謠。
葉凡依舊沒有合眼,他的聽覺和嗅覺都保持著高度警覺。
既要留意身邊姐妹倆的情況,也要防備著旅途上可能出現的意外。
后半夜,車廂里的溫度降了下來,煤爐的火勢弱了些。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東方泛起一抹魚肚白,透過車窗灑進車廂,給昏暗的空間帶來一絲光亮。
車廂里的乘客陸續醒來,有人打著哈欠伸懶腰,有人拿出自帶的干糧吃起來,還有人起身去車廂連接處接熱水。
蒸汽機車的熱水供應有限,去晚了就只能喝涼水,所以不少人都趁著清晨人少趕緊去接水。
葉凡也伸展了一下四肢,一夜未眠對他來說毫無影響,丹勁流轉間,身體的僵硬感瞬間消散。
他起身想去給姐妹倆接杯熱水,剛站起來,目光卻不經意間落在了斜前方三排的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