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看向天幕的視線,朱元璋稍作思量后說道:“傳令,再有辱罵小仙子者,剝皮實草!”
他還想從小仙子那里得到高產糧種和各種先進技術呢,豈容那些腐儒亂來?
“哈哈哈···干得好。”
明成祖時空,朱棣豪邁的大笑,雖然被處刑的也有他大明的腐儒,但秦鳶的做法實在是太合他的心意了。
“漂亮!小仙子繼續,狠狠的教訓他們。”
明武宗時空,朱厚照興奮的上躥下跳,此時的大明,基本已經是文官集團的天下了,他最煩的就是那些儒生!
清朝康熙雍正父子倆也同時下達了不得侮辱天幕的命令,倒是乾隆,憋紅了臉,似有不滿,卻又有所顧忌,看得朝臣們紛紛噤若寒蟬,生怕會成為他的出氣筒。
“言歸正傳,政哥開天辟地,奠定了華夏大一統的框架,而武帝陛下則是將大一統的概念,深深的植入了華夏兒女的靈魂與骨血中,秦皇漢武,他們都十分偉大!”
懶得再跟那些人計較,秦鳶繼續說道:“不過,武帝陛下的過失也非常大,在位期間,他的確將漢朝的疆域擴展到了極致,給了一個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但在與匈奴長期的對戰和對西域與南方的開拓中,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導致國庫空虛。”
“為彌補朝廷加重賦稅,推行算緡告緡等政策,引發民間疾苦,社會矛盾逐漸激化,甚至出現小規模農民起義。”
天幕畫面中,百姓們背著行囊、扶老攜幼逃離家鄉,路邊餓殍遍地;官吏們帶著差役挨家挨戶搜查,將商人的財產沒收,哭聲與呵斥聲交織在一起,場面既混亂又悲苦。
看到這一幕,漢文帝劉恒和漢景帝劉啟不約而同的嘆了口氣,匈奴的確是應該打的,開疆擴土也沒有錯,但徹兒似乎根本沒給百姓修養生息的時間,太過窮兵黷武了。
不止是他們,天幕下,很多帝王都在嘆息,他們又何嘗不知道,只要打仗,受苦的就是百姓?可有時候有些仗,卻是不能不打的,宋朝就做到了盡力不打仗,可他們的結果是什么?凡是有點血性的帝王,都不會容許自己成為宋朝君主那種窩囊廢!
“統治后期,武帝也不再像年輕時候那般英明神武,變得多疑猜忌,對官員嚴苛,導致吏治逐漸敗壞。”
垂眸看看漢武時空,秦鳶繼續說道:“另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雖然此舉是為了加強思想控制,便于中央集權,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其他學派的發展,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多元繁榮。”
“這方面建議武帝陛下學學政哥,秦朝雖然是以法家治國,可卻從未壓制其他學派,哪怕那些儒生罵他暴君,他依然選擇任用他們,于他而言,只要有用,管他什么學派,都必須來給他干活,只有百家齊放,才能真正的做大做強。”
從天幕降臨到現在,秦鳶從未掩飾自己的偏愛,見縫插針的夸贊嬴政都是常規操作,換作其他時候,估計各朝各代的帝王們早就炸毛了,特別是傲嬌的劉豬豬,可此時此刻,他們都陷入了沉思中。
“百家齊放嗎?”
被赤裸裸偏愛的嬴政也沒有自傲,同樣在沉思,法家治國是秦朝的根基,他必不會動搖,但昨晚看完秦朝的滅亡,加上聽完秦鳶此時說的話后,他也勢必要做一些改變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