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廬寒窗把九經。自謂承唐無詩興,開懷宋詠少筆吟,可嘆七尺歸何處?
一卷瀟灑在古今。”龜丞相側耳聽得分明,暗自歡喜:“就他,‘自謂承唐無詩興,
開懷宋詠少筆吟’這兩句來看,人品倒是將就看的過。就不知他樣子好不好?
我且去看看看何妨。”趕忙上前來看,果見一白衣少年,模樣俊俏,體態**。
手持一卷書在那廂點頭閱讀。丞相暗暗打了個呵呵道:“又造化了,此人樣貌俊朗,
人品不俗,這龍子非他而誰?”趕上前拱手唱喏道:“這位小哥,老朽這廂有禮!
”那書生見丞相容貌常少,體格非凡,必神仙中人。慌忙撇了書卷答禮道:“鄉村小民,
何敢勞仙翁行此大禮?惶恐惶恐!”丞相笑道:“有德之人不分老少,適才聽小哥吟唱,
知其乃是德才兼備之徒。所以冒犯來問一問小哥,此地果是哪方山水?老朽初來貴地,
無奈不明行徑迷惑至此。勞煩小哥指引老朽一條明路,讓我找處落腳之所。
”書生道:“說與老爺知道,此處乃是長沙地界,老爺初來此處難免迷路。
你若是問落腳之處,此處更是荒蕪人煙,哪里會有?晚輩寢處到有幾間草廬,只和老母相依。
老爺不嫌其寒微,當引老爺去小生寒舍休息一晚,等到明日再做道理。
”丞相喜道:“這樣最好!”書生隨即拿起書卷就引丞相前行,行不許久,
忽遇見一派闊水擋道。書生回頭道:“老爺慢些走,此處水闊,沒有舟橋通渡,
我看老爺年事已高,恐怕難涉此水,還是晚輩馱老爺過河去!”說畢把鞋子褪了,咬在口中,
將書卷插于項后。一把馱起丞相,冒寒一腳腳過河。過來了,
書生在路邊拽起一把干草擦了腳,復穿上鞋子道:“老爺,我家就在前面不遠了。
”丞相點頭心道:“我看此人倒也做的龍子,至于成不成得氣候,還不是看他自己的造化,
旁人如何看得穿的?”心內尋思,早聽見幾聲犬吠。望見一茅舍透出熒熒燈光來。
書生舉手推開兩扇竹牖道:“老爺請進,到家了。”剛一進來,只見一年過花甲老婦人,
料是眼昏不便,拄支拐杖磕著地面慢慢走來。書生一見,慌忙上前一把攙住,叫道:“娘,
孩兒不孝回來晚了,叫娘挨餓了!”那老婦人道:“我兒如何不早些回來?
”書生道:“娘,孩兒今遇一外鄉老爺迷了路。孩兒因見天黑了,這里偏荒沒得歇所,
又多是野獸。故做指引教老爺回來暫住一宿。”龜丞相是個識大體之人,
當即上前拱手作揖道:“老夫人有禮!”老婦人笑道:“不敢不敢!”便教:“我兒,
既有客人。快去備些酒菜,莫怠慢了客人。”書生應聲而去。不久,飯菜俱熟,
都端來鋪在桌上,請了丞相入席。丞相請老夫人先坐,自己次之。
老婦人入座笑道:“告訴老先生,我鄉野僻處,比不得城市,止彀些山雞野味,
請老先生不要見怪!”丞相笑道:“老夫人說什么話來?想我身處異地他鄉,蒙貴舍收留,
腹有所飽,夜有所眠,心中不勝感激,何來見怪之話。”席至半酣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