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中午時分了,魏滿倉找了棵大樹陰涼處。從空間倉庫里面拿出五六顆熟雞蛋,隨便解決了下中飯。
他決定還是得去下黑市,所以必須等到晚上。搞定供銷社代購點的事,不是現在的他能解決的,得慢慢來。
整個下午他都在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熟悉方圓十里的一切。觀察這里的住戶生活條件,評估他們的購買力。
晚上七點,他出現在了黑市入口處。交了五塊錢,推著滿滿一三輪車東西,進了黑市。
這次他沒弄兩背簍母雞,只弄了一背簍。另一個新背簍里,裝滿了棉花。
上次一畝棉花收獲了五千斤棉花。估計在外面種植的話,頂多四五百斤棉花一畝。
今天人特別多,七點多鐘,就有上次九點鐘的人流量了。可能是因為秋收后,大家都有閑工夫吧,所以附近公社和市里的人才會來這么多。
從七點開始他的生意就沒斷過,實在是棉花在這個時代太稀有了。就算他賣一塊五一斤,也擋不住大家購買的熱情。
供銷社一斤棉花才八毛,不過要棉花票。棉花票本來有的就少,所以好多人冬天只能單衣穿個三四件,勉強過冬。誰不想穿棉襖過冬?但是沒棉花票啊。
現在見黑市有人賣棉花,經過半個小時發酵,就一傳十,十傳百。都來這里,想買幾斤棉花。有些人想做棉被,更是三十四十斤的買。
還好魏滿倉攤位這里,光線不是很好。他都趁機往背簍里添加了幾十次棉花。誰叫他有空間呢,每次背簍里都忽然多出,一百多斤棉花,也沒人注意的到。這都是在背簍里完成的。不是善于偵查的人根本不知道。
也不會有哪個傻子,站在他面前給他算賣了多少棉花,算背簍里到底能裝多少。
到了九點鐘,他便賣出了兩千斤棉花。收到三千塊錢。雞也賣了一千只,花生油八百斤。油這次比上次賣的少了一點。大米一千二百斤,可能是因為秋收了,家里有糧食了。雖然黑市人多,卻也就賣了這么點。雞蛋賣出了兩千顆。
賣了一萬四千塊,這次收入有點多,他可不敢繼續擺攤了。即使是晚上,即使黑市龍蛇混雜,沒人關心其他人的事。他也不得不防,有心人太過好奇,關注他。
這次買了一捆灰色的布,花了六十塊,還買了兩個能裝三十斤的油壺,便出了黑市。他怕有人關注他,所以不想在黑市上晃蕩很久。九點半他就離開了黑市。到了無人處,把獨輪車收了,拿出自行車和手電筒。照亮著前方的沙石路,往家趕去。
十一點半,你已回到家。從空間魚塘里拿出二十斤大蝦,放入養魚的木盆里。又把木桶里的八條草魚收回空間魚塘,換了另外八條草魚出來。木盆里原來的魚待太久,他怕死完了。還沒吃,就死了,他的性格不允許浪費。
到了雜物間,放了一壺裝滿三十斤的花生油。輕聲推開自己的房間,把買的灰色布匹放下。
想了想后,他進入空間拿出一百斤棉花。把棉花用意念之力壓出棉被的形狀,又找出打包大米的棉線,全方位的固定每一公分的棉被。做好三床棉被,拿出了空間,放在床板上。他還順手拿出了三十斤棉花,也放在床上。
這才出了房間,往張慧敏的房間走去。輕輕推開門走了進去。一上床,他就抱住了張慧敏。
迷迷糊糊中,張慧敏半夢半醒地嘟囔了一句:“老公,你回來啦?這么晚了還趕路回家,真是辛苦你了。”
魏滿倉溫柔地回應道:“嗯,回家心里踏實,在外面風餐露宿的,我實在是不習慣?!?/p>
隔天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房間里,周海妹早早地起了床,準備去廚房做一頓豐盛的早餐。她拿開木盆上的木板,拿出一條新鮮的魚,正準備動手宰殺時,突然注意到放在角落里的木桶有些異樣。
周海妹好奇地走過去,搬開木桶上的木板,瞬間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木桶里竟然多了幾十斤大蝦!這些蝦個個肥美碩大,在木桶里活蹦亂跳,仿佛在向她展示著它們的新鮮與活力。
周海妹揉了揉眼睛,懷疑自己是不是看花眼了。這么多的大蝦,起碼有二十斤吧!她不禁自言自語道:“難道是我昨晚上聽墻根,睡得太晚了?還是我出現幻覺了?怎么會有這么多蝦在木盆里呢?”
周海妹心里充滿了疑惑,但更多的是驚訝和欣喜。她不禁想起最近這段時間,魏滿倉總是半夜才回家,而且每次回來都會帶很多東西。這個年輕人現在這么厲害嗎?每次半夜回來都能帶回這么多好東西,他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周海妹一邊想著,一邊默默地抓了兩斤蝦出來。她決定用開水燙一下,再沾點醬油,就當是簡單的早餐了。畢竟這么多蝦,一頓也吃不完,先嘗嘗鮮再說。
喜歡重生75開局喂飽九個女知青請大家收藏:()重生75開局喂飽九個女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