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閉上眼睛,開始感悟虛無的本質(zhì)。
在張玄的感知中,虛無不是敵人,而是宇宙缺失的一部分。
就像是一個不完整的拼圖,虛無正是那塊缺失的拼圖。
如果能將它正確地放入宇宙的體系中。
那么宇宙就會變得完整,達到真正的平衡。
但問題是,如何做到這一點?
虛無是純粹的否定,而宇宙是純粹的肯定。
兩者看似完全對立,如何才能融合?
張玄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時間在這里沒有意義,他不知道自己思考了多久。
可能是一瞬間,也可能是永恒。
終于,他睜開了眼睛。
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我想到了。
張玄對索倫說道:虛無和存在看似對立,但實際上是一體兩面。
就像是硬幣的正反面,互相依存,不可分割。
要融合虛無,我們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臨界態(tài)
一個介于存在和虛無之間的狀態(tài)。
在這個狀態(tài)中,存在不是完全的存在,虛無也不是完全的虛無。
兩者相互滲透,相互包容,最終達成平衡。
索倫聽得有些迷糊。
臨界態(tài)?這個概念我倒是第一次聽說。
你能具體解釋一下嗎?
張玄想了想,用了一個比喻。
你知道水的三態(tài)吧?
固態(tài)的冰,液態(tài)的水,氣態(tài)的蒸汽。
它們本質(zhì)上都是水,但形態(tài)卻完全不同。
而在冰和水之間,在水和蒸汽之間,存在著一個臨界點。
在這個臨界點上,物質(zhì)的狀態(tài)是不確定的。
它既是冰又不完全是冰,既是水又不完全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