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蘇無忌開始以首席秉筆太監的身份,正式入主司禮監!批閱天下奏折!
大昭的規矩和蘇無忌那個時代的大明差不多。
都是地方大員和六部官員的奏折先全部集中到內閣。然后由內閣討論,由首輔最后拿主意,針對奏折寫出應對方法,在將這個方法寫成小紙條,貼在奏折上,稱之為“票擬”!
天下奏折都得首輔大人先過一遍,因此首輔大人大權在握。
但這票擬說白了也只是個參考意見而已,最后錄用不錄用,決定權卻在司禮監手上!
司禮監掌印太監若是同意了這張票擬,就會讓秉筆太監在奏折上重新寫一遍,而后蓋上皇帝玉璽。
至此,這份奏折的處理結果才真正生效。
而若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不同意這張票擬,那便可以打回內閣讓他們重新修改,一直改到掌印太監滿意為止!
所以,司禮監掌印太監才被譽為內相,真正的權勢滔天!
說白了,司禮監才是甲方!
往常內閣首輔想處理好朝政,都必須得和司禮監打好關系。不然天天被駁回奏折,誰也受不了啊。
比如曹德貴還沒有背叛太后的時候,與張巡合作便蠻不錯。張巡也因此處理天下事務井井有條。
但眼下,內閣本身便有九名成員,將首輔的主導大權大大分化。而司禮監又落到了蘇無忌的手中。
那可就好玩了。
蘇無忌專挑帝黨魁首,內閣首輔周明遠的票擬駁回,搞得這位首輔大人無比狼狽。每天像個犯錯誤的小學生般,撅著腚在內閣加班,沒日沒夜的改票擬。
而蘇無忌也對其格外嚴格,哪個字用的不對,哪個詞用的不好,一律圈出來批改!
搞得這位內閣首輔都快崩潰了,只感覺自己大概是大昭有史以來,最慘的內閣首輔!要不是為了他那皇帝女婿,他都想辭職了!
而后的日子,蘇無忌他上午和文官一起上朝奏事,舌戰群儒。
下午便在這司禮監批閱決定天下命運的奏章,真正做到了“自己打報告,自己批條子”,一種掌控全局的快感油然而生。
這期間,蘇無忌還收到不少彈劾自己的奏折,對此,蘇無忌也是認真批改。回復他們“罵的太輕了,下次努力”,同時將那些真罵的很臟的狗官調離崗位!
至于司禮監真正的一把手,掌印太監馮保,則無比“識趣”地主動在家“養病”,連象征皇權的玉璽都拱手送上。
而蘇無忌也投桃報李,每個月額外給他送上一筆不菲的“養病銀”。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蘇無忌摩挲著那方溫潤卻沉重的傳國玉璽,看著其上八個篆字,不屑的道:“一方玉璽就能代表著皇權至上?朕看也不過如此嘛……”
“哎呀,這破玉璽還真有些門道,怎么朕一拿住它,就下意識的想自稱朕了。不行不行,得先裝一裝,不能這么快的暴露自己的野心。”
蘇無忌偶爾在獨處時,拿著玉璽總會下意識地低聲自稱一句“朕”,隨即又自嘲地笑笑。
同時,這一個月來,他不僅在前朝大力提拔“蘇黨”門生,更對內廷的力量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清洗整頓。
東西二廠和內禁軍中,所有體能不合格,品性不佳,油嘴滑舌之輩被盡數裁撤,換上了他從老家大興縣招募來的鄉黨子弟。如今,單是明確在冊為他做事的大興籍人員,就已超過五六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