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內(nèi)的燭火跳動了一下,爆開一朵小小的燈花。
蕭承稷的問題,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深潭,沒有激起驚濤駭浪,卻讓水面下的暗流變得洶涌。
“依你之見,此事,該如何處置?”
這個問題,問的不是賬冊,不是太子,而是人心。
蕭云安垂首站立,皇帝的目光沉甸甸地壓在他的肩上。他知道,自己的每一個字,都可能決定他未來的命運(yùn),甚至生死。
他沒有立刻回答。
御書房內(nèi),只有父子二人一站一坐,一問一默。
許久,蕭云安才抬起頭,他的眼神清澈,沒有半分躲閃,直視著御座上那位掌控天下權(quán)柄的父親。
“回父皇的話,在回答如何處置此事之前,兒臣想先問父皇一個問題。”
蕭承稷眉毛微微一挑,示意他說下去。他倒想看看,這個兒子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父皇,您是想做一位開疆拓土,名垂青史的雄主,還是只想守住祖宗基業(yè),做一位安穩(wěn)太平的守成之君?”
這個問題一出,蕭承稷的眼神變了。
不再是審視,不再是考量,而是一種被觸動了心底最深處欲望的銳利。
他沒有回答,只是身體微微前傾,這個細(xì)微的動作,卻讓整個御書房的氣氛陡然緊張起來。
蕭云安知道,他賭對了。
他的父皇,這位已經(jīng)坐了三十年江山的帝王,內(nèi)心深處的火焰從未熄滅。
“父皇,大夏疆域遼闊,但北有胡狼環(huán)伺,東有倭寇侵?jǐn)_,西有諸國林立。我大夏的版圖,不該僅限于此。”
“兒臣在朔州時,曾與大哥登高遠(yuǎn)望,親眼看到草原的廣袤無垠。那片土地,足以讓我大夏的牛羊增加一倍。那里的鐵礦,足以讓我大夏的兵刃再鋒利三分。”
蕭云安的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每一個字都敲在蕭承稷的心坎上。
“你想說什么?”蕭承稷的聲音有些沙啞。
“兒臣想說,若要開疆拓土,必先安內(nèi)攘外。攘外易,安內(nèi)難。”
蕭云安伸手指了指御案上的那本賬冊。
“這本賬冊,只是冰山一角。太子結(jié)黨營私,貪墨軍餉,賣官鬻爵,早已不是秘密。朝堂之上,盤根錯節(jié),多少人與他利益相連?這棵大樹的根,從上到下,恐怕早已被蛀蟲啃食得千瘡百孔。”
“父皇,您想一想,若是此刻對北胡用兵,前線將士浴血奮戰(zhàn),后方的糧草軍餉卻被層層克扣,送上去的兵器是些殘次品,我們拿什么去贏?就算贏了,打下來的疆土,又要交給誰去鎮(zhèn)守?是交給這些滿腦子只想著撈錢的蛀蟲嗎?”
“屆時,別說開疆拓t土,恐怕連守成都難以為繼。國庫空虛,民怨沸騰,只需一點(diǎn)火星,便可成燎原之勢。”
蕭承稷的臉色越來越沉,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龍椅的扶手,發(fā)出“篤、篤”的聲響。
他知道,蕭云安說的每一個字,都是血淋淋的現(xiàn)實(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