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途故里,人間煙火
“那個當初帶著我們殺喪尸、找食物的蘇銘?”
“他還活著?!他回來了!”
驚愕、難以置信、狂喜……各種情緒在幸存者們心中交織。
這一天,原本按部就班進行著勞作和警戒的小區,仿佛被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不知是誰先開始的,眾人們都開始自發地拿出自家珍藏的、平日里舍不得吃的最好的食物——或許是一塊風干的肉條,或許是一罐保存完好的水果罐頭,或許是一把自家陽臺種植的新鮮蔬菜,或許是一小袋珍貴的白米……開始往小區中央的空地上湊合。
沒有人組織,沒有人命令,這完全是發自內心的行為。蘇銘對于這個小區而言,不僅僅是曾經的強者和領導者,更是在最黑暗的時期,帶給他們生存希望和食物保障的恩人!他的歸來,對于這些掙扎求存的人們來說,意義非凡。
當蘇銘在那位認出他的小男孩和他母親(一位臉上已刻滿風霜,但眼中帶著淚光的婦人)引領下,來到小區中央時,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幕——空地上擺起了一張張拼湊起來的桌子,上面放滿了各式各樣、雖然簡陋卻飽含心意的食物。幸存者們圍在四周,男女老幼,都用一種激動、感激、甚至帶著一絲敬畏的目光望著他。
“蘇銘,快來!沒什么好東西,大家湊合著,給你接風!”一位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的老者(曾是小區里的老書記)拉著蘇銘的手,激動地說道。
看著這一張張熟悉或陌生、卻都帶著真摯笑容的臉龐,看著這桌雖然簡單卻情意重如山的“宴席”,蘇銘那早已冰封的心湖,也不由得泛起了溫暖的漣漪。
他沒有推辭,坐了下來,和這些曾經的鄰居、戰友們,一起吃了頓在末世中堪稱豐盛的大餐。席間,眾人七嘴八舌,不斷地向蘇銘訴說著,在他離開之后,小區里發生的種種變化。
他們告訴他,當初他離開后,小區一度陷入恐慌,但很快,在幾位有威望的老人和原本的保安隊長組織下,重新建立了秩序。他們依靠蘇銘之前打下的基礎和留下的部分物資,艱難地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后來,他們與附近一支撤退至此的軍方殘部取得了聯系。在兩位深明大義的軍區司令(或許是當初西部戰區殘存的將領)的協同管理與武力庇護下,小區不僅穩固下來,還逐漸吸納了周邊的零散幸存者。
他們清理出更多的土地種植作物,修復了一些基礎的設施,甚至在小區內部及周邊,自發的形成了以物易物的集市,互通有無。雖然生活依舊清苦,充滿了危險,但比起外面那些朝不保夕的地獄,這里已然是一方難得的凈土,竟然有了幾分欣欣向榮的景象。
聽著眾人的訴說,看著他們眼中重新燃起的對生活的希望,蘇銘心中感慨萬千。他當初種下的善因,如今竟在這片廢墟上,開出了如此堅韌的花朵。
這頓特殊的接風宴,一直持續到夜幕降臨。篝火燃起,映照著每一張充滿生氣的臉龐。
蘇銘坐在人群中,感受著這久違的、屬于“人間”的煙火氣,心中那片因殺戮與復仇而冰封的角落,似乎也悄然融化了一絲。
這里,是他的根,是他作為“人”的起點。
或許,在追尋力量與復仇的道路上,他也應該為守護這樣的“人間煙火”,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