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里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只有窗外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以及遠處隱約傳來的二囡嬉鬧的聲音。
李二長長地吐出一口濁氣,仿佛要將那積壓多年的悲愴盡數吐出。他轉過頭,目光復雜地看向蘇銘,壓低了聲音,幾乎如同耳語:“二囡……其實不是俺的孩子。是大哥出征前留下的唯一骨血。他娘生他時難產沒了……俺不能讓大哥斷了根,得把他拉扯大。”
蘇銘(李三)恍然。原來如此。李二,李三……這并非隨意的排行,而是將這個突然闖入的、失去記憶的陌生人,真正地納入了這個殘缺的家庭序列之中,填補了那個失去的“三弟”的空缺,也給了他這個無根之人一個名分,一個歸屬。
一種難以言喻的復雜情緒在他空蕩的心湖中蕩漾開來。有對李二一家遭遇的同情,有對這份厚重接納的感激,也有一種……莫名的沉重。他失去了自己的過去,卻意外地繼承了一段屬于別人的、帶著血與火的家族記憶。
“想不起來,就別想了。”李二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大,卻帶著一種堅實的溫暖,“以后,你就是李三,是二囡的三叔。咱家地不多,力氣吃飯,總能活下去。”
活在當下。
蘇銘(李三)看著李二那雙布滿老繭、卻異常溫暖的手,又看了看窗外那雖然貧瘠卻充滿生機的院落,空茫的腦海中,似乎有什么東西悄然落定。既然想不起自己是誰,那便接受這個新的身份,在這個新的世界里,努力地……活下去。
……
又休養了兩日,在每日蜂王漿和簡單飯食的滋養下,蘇銘(李三)感覺身體的虛弱感減輕了不少,雖然遠談不上強壯,但至少能夠下地行走了。他不想再白白躺著,成為這個并不富裕家庭的負擔。
這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山間還籠罩著一層乳白色的薄霧,空氣清冷而濕潤。李二扛起兩把磨得锃亮的鋤頭,將其中一把稍小一些的遞給了蘇銘(李三)。
“能行不?不行就在家歇著,幫看著二囡也行。”李二看著他依舊有些蒼白的臉色,關切地問。
蘇銘(李三)接過鋤頭,入手一沉,這看似普通的農具,分量竟是不輕。他搖了搖頭,努力挺直還有些發軟的腰板:“我能行,二哥。”
李二見他堅持,也不再勸阻,點了點頭:“那好,跟俺來吧,今天去河灣那塊地除除草。”
兩人一前一后,走出了那間低矮的院舍。當蘇銘(李三)真正踏足外面的世界時,盡管腦海中沒有對比的影像,但眼前的景象依舊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視覺沖擊!
這絕非他潛意識中可能存在的、那種阡陌縱橫、禾苗青青的田園風光!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遠處那連綿起伏的群山,并非他想象中的土黃或翠綠,而是呈現出一種深沉近墨的蒼青色,山勢雄奇險峻,高聳入云,一些山峰甚至繚繞著肉眼可見的、如同玉帶般的靈霧。近處的土地,也并非松軟的黃土,而是呈現出一種深褐色,在晨曦微光中,仿佛蘊含著某種金屬般的光澤,顯得異常堅實。
而最令人震驚的,是那些種植在田地里的作物!
李三新生,鄉野奇觀
那應該是……小麥?蘇銘(李三)不太確定地看著不遠處那片“莊稼”。植株高大得超乎想象!每一株都幾乎有半人多高,莖稈粗壯得如同孩童的手臂,呈現出一種堅韌的青金色。葉片寬大厚實,邊緣帶著細微的、仿佛天然的鋸齒,葉脈在陽光下隱隱流動著淡綠色的光華。麥穗更是驚人,尚未完全成熟,卻已長達尺余,顆粒飽滿碩大,沉甸甸地壓彎了腰,穗頭上帶著細微的、如同金針般的芒刺,在晨風中微微晃動,散發著一種原始而蓬勃的生命力。
這哪里是小麥?這分明像是一片微縮的、充滿力量的森林!
不僅僅是小麥,遠處另一塊田地里,種植著一種類似稻谷的植物,植株比這“小麥”還要高大,接近成人高度,稻穗如同黃金打造的瀑布,顆粒幾乎有指甲蓋大小,散發著誘人的清香。田埂邊,一些看似普通的野菜,也長得異常肥碩,葉片油亮,仿佛飽吸了天地精華。
這完全是一個顛覆了他潛在認知的、充滿了蠻荒與偉力的農耕世界!
“李二!這么早下地啊!”一個洪亮的聲音從旁邊的小路上傳來。一個同樣身材高大、皮膚黝黑、扛著巨大石鎖(似乎是用來夯土或鍛煉的)的漢子笑著打招呼,目光好奇地落在了蘇銘(李三)身上。
“是啊,張獵戶,趁著日頭還沒毒起來,多干點。”李二笑著回應,很是熟稔,他拍了拍蘇銘(李三)的肩膀,對那漢子介紹道,“這是俺家三弟,李三,前陣子受了傷,在俺這養著,剛好些。”
“哦?這就是你撿回來的那個后生?”張獵戶上下打量著蘇銘(李三),目光銳利如同鷹隼,但并無惡意,反而帶著一絲欣賞,“看著是個好后生,就是身子骨還虛了點。好好跟你二哥學,咱這地界,一把子力氣頂用!回頭俺打了好的野味,給你送點補補!”
“多謝張大哥。”蘇銘(李三)學著李二的樣子,抱了抱拳,動作還有些生澀。他注意到張獵戶腰間掛著一把造型古樸、閃爍著寒光的短刀,刀柄上似乎鑲嵌著一顆不起眼的、暗紅色的晶體,隱隱散發著微弱的能量波動。
“客氣啥!都是人族兄弟,守望相助是應該的!”張獵戶豪爽地大笑一聲,扛著石鎖大步流星地走了。
一路上,又遇到了幾位早起的村民,有扛著巨大木桶去溪邊挑水的婦人,有在自家院落里演練著某種粗淺拳法的老者,還有幾個半大的小子,已經在田埂邊追逐打鬧,身手矯健得不似尋常孩童。每個人都熱情地與李二打著招呼,李二也一一回應,并鄭重地將蘇銘(李三)作為“我家三弟”介紹給大家。村民們看向蘇銘(李三)的目光,大多帶著善意的好奇與歡迎。
蘇銘(李三)默默地觀察著,感受著。這里的人,無論男女老幼,似乎都體格強健,氣血旺盛,帶著一股山林般的野性與韌性。而且,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他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族群認同感——“人族兄弟”。沒有胡漢之分,沒有南北之別,只有共同的身份:人族。而他們的共同敵人,似乎是那些被稱為“萬族”的非人存在。
走了約莫一刻鐘,來到了一片靠近山澗河流的田地。這里的土地看起來更加肥沃,那些“巨型小麥”也長得尤為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