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間,她并未注意到,父親凌退思悄然對身旁師爺吩咐了幾句。那師爺隨即偷偷退了出去。
……
另一邊,陸青抵達荊州府衙時,只見府門大開,兩側竟站著幾名躬身待命的衙役,擺出了一副“歡迎蒞臨”的架勢。
不得不說,雖然他并沒有特意趕路,只是正常走著來的,但凌退思反應竟如此之快,也確實值得稱道。
只是,你堂堂清王朝的荊州知府,卻對我這樣一個反賊這般討好,真的合適嗎?陸青無聲一笑。此時若是雍正主政,或許還能容你幾分;可若是到了乾隆朝,你這荊州知府,別說烏紗帽,怕是腦袋都保不住。
咦,我來了,凌退思今日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未可知?
那他這個選擇或許反而是明智的了。
陸青神色淡然,邁步走入府衙。
他這次并沒有像在笑傲世界時一樣,先探查這里有沒有埋設火藥。他覺得沒必要,凌退思沒有這個時間。
火槍?
確實,自雍正五年起,朝廷已正式定下軍隊火槍配備制度,即使荊州這般無戰事的內陸地區,每千名士兵也能分到三百桿鳥槍。凌退思身為荊州知府,身邊定然有配備鳥槍的護衛。
可那終究只是些尋常鳥槍,陸青早已不放在心上。
這時代的鳥槍,設計上的穿透力本就有限,再加上制造工藝粗糙,地方武備又多廢弛,凌退思手下這些鳥槍的穿透力只會更差,怕是還不及武林高手射出的暗器。
更何況,這時代的槍,沒準頭!
別說鳥槍了,便是同期最先進的褐貝絲燧發槍,也談不上什么精度,想擊中普通人都不容易,想擊中武林高手這樣的超凡生物,怕是得靠天命之子級別的氣運加身才行。
更別說陸青,以他的身法,即便只是站在原地,普通人的眼力都不能確定他真的站在那。
甚至,便是凌退思當真布下三段擊埋伏,陸青也有十足把握,在士兵扣動扳機前便從他們視線中消失。
陸青甚至覺得,以自己的內力或許能硬抗下來,但他終究不打算弄險。
不過,凌退思其實并沒有動用火槍的意思。
一來,他沒有多少成功的把握;二來,動用火器對付江湖人,傳出去名聲便徹底臭了。
作為曾經的一幫之主,凌退思深知,江湖上從不缺那些聽聞某人聲名狼藉,便想方設法除之后快的俠士。
幫派已喪,他這個前幫主卻能茍活至今,還混上了荊州知府這樣的地方豪強之位,凌退思自認對保命之道還頗有些心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