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滄海的焦躁與算計,陸青毫不了解的,也沒興趣了解。
接下來的幾日,他一直躲在那戶人家的柴房里,廢寢忘食地鉆研《辟邪劍譜》中的真意,餓了也只簡單啃些干糧,生怕錯過半點精妙。
《辟邪劍譜》脫胎于《葵花寶典》,原著小說寫的明白,是一位太監所創。
葵花向陽,性屬至陽,《葵花寶典》以葵花為名,或許是寄托著那位太監以這份“陽剛”,肢體再生的向往。
也因為這份向往,《葵花寶典》修出的真氣才會份數極陽,普通人的身體難以承受,才不得不有了“欲練此功,必先自宮”的苛刻限制。
不過考慮到《葵花寶典》最終的追求,“天人化生,萬物滋長”的妙道,那位太監之所以創造如此猛烈的修行法,或許也只是為了彌補自身缺憾罷了。
只是,對林遠圖,或者說渡元禪師而言,重陽棄陰這種理念,即使事出有因,也難稱圓滿。
是以他在《辟邪劍譜》中,特意強調“陽動陰隨,剛柔相濟”,試圖以佛法圓融調和葵花的偏鋒。雖受限于《葵花寶典》的根基,劍譜仍有缺憾,但相比原版的熾烈,已多了幾分陰陽相合的平衡,也更易被尋常武林人士理解。
對陸青而言,這份“易理解”著實太棒了。
他是不可能自宮的。
原版《葵花寶典》的極陽,于他而言如一把大鎖,鎖住了理解“天人化生”的大門;而《辟邪劍譜》的圓融與平衡,卻似給那把鎖配上了鑰匙,讓他得以一窺其中真諦。
“妙啊妙啊!”看到精彩處,陸青甚至忍不住手舞足蹈。
受劍譜啟發,他心中漸漸勾勒出一套新的修行之理。
所謂天人化生,所謂天人合一,或可以真氣與天理相合。陽動時真氣外放,如葵花向陽般熾烈;陰靜時真氣內收,如萬物蟄伏般沉穩,如此一放一收間,便與天地陰陽的節律相合。
至于具體法門,他也可依劍譜所言,“氣貫三焦,血融經脈”。因三焦為“元氣之別使”,貫通五臟六腑,再與氣血相融,自然滋長自身元氣,即為“萬物滋長”。
越想越通透,陸青甚至萌生了“不如就留在福州修行”的念頭,只覺此處或是他悟道的福地。
“隆!隆隆!隆隆隆!”可這份喜悅沒持續多久,柴房外突然傳來一陣雜亂而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房中的寧靜。
“誰這么不講究,在城里縱馬?”陸青皺起眉,心底泛起一絲煩躁。
忽然他心念一動,算算時日,莫不是原著里青城派滅福威鏢局滿門的時候到了?
應是如此,錯不了!
《笑傲江湖》的原著細節,陸青記得不算清晰了,但借著電視劇的印象,一些關鍵劇情仍有模糊記憶。福威鏢局被滅門前,好像曾試圖騎馬突圍,做最后的掙扎。只可惜,他們的掙扎終究無用。為了《辟邪劍譜》,余滄海絕不會放過林家。
但明白了這一點后,他卻又有了新的疑惑。
真奇怪,余滄海必然明白《辟邪劍譜》已經被人取走,竟然還要滅福威鏢局滿門嗎?真的是為了報當年長青子的舊怨,還是為了挽回沒拿到劍譜的顏面,找個倒霉蛋以血立威?
不過無論是什么原因,他要滅福威鏢局的心看來是鐵的了。
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陸青微微慨嘆了一聲。
這樣,我確實是不好再這么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