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由暗自嘆息,自己曾親撰《大義覺迷錄》,大肆刊行,欲向世人證明清廷統(tǒng)治的中原正統(tǒng)性,可如今看來,收效甚微。
身著前朝衣冠的江湖人,竟公然斬殺一方知府!
他深知,這事一旦傳開,不知會鼓舞多少人舉起反清大旗。前些年,那號稱繼承天地會衣缽,以“反清復明”為旗號的紅花會,就已讓他頭疼不已了,沒想到今年,這些江湖人竟愈發(fā)變本加厲!
“不惜一切代價,務必將此人擒獲,明正典刑!”雍正帝強撐著病體,在朝堂上頒下嚴旨。
可惜,滿朝文武,卻并沒幾人真把這道旨意放在心上。雍正帝確實是一位實權君主,可此刻他油盡燈枯的情況也已是朝野共知。比起遵旨捉拿反賊,如何在即將登基的五皇子弘歷,也就是未來的乾隆帝面前刷刷存在,才更受他們關注。
更何況,雍正帝推行的“攤丁入畝”制度,本就觸動了地方豪族的利益,與不少朝臣相悖。能趁機給這位行將就木的帝王使絆子,這些人樂見其成。
當然,也并非無人想要有所作為。剛投身清廷的武當門人張召重,就想主動請纓捉拿陸青。
可他一個新人的提議,根本無人理睬。
不過,終究還是有人做了些動作。
江南鷹爪鐵槍門內(nèi),一個師爺模樣的人,正對著一位看上去正氣十足的男子道:“花大俠,那姓陸的在荊州鬧事,咱們江南武林若不表態(tài),恐遭朝廷猜忌,也難免讓人小覷了去!”
這看上去正氣十足的男子正是鷹爪鐵槍門門主,南方武林頂尖高手“落花流水”之一,號稱“中平無敵”的花鐵干。
而那師爺,則是江寧布政使司所派,欲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動武林人士打頭陣,探探那陸青的虛實。
“王先生,你方才許諾的提督一職,不知何時兌現(xiàn)?”但花鐵干也非易與之輩,不見實際好處,絕不肯松口。
王師爺無可奈何,只能返回江寧復命,心中暗罵這些江湖人不識抬舉。朝廷差遣辦事,竟敢討價還價!哼,等你們收拾了那反賊,再回頭收拾你們!
不得不說,封建王朝想做什么事,真的挺不容易的。
只是,清廷這邊固然沒什么進展,可陸青那邊也沒好到哪去。
在荊州逗留多日,他卻始終沒遇上像樣的對手。最強的不過是個喚作梟道人的。其內(nèi)力尚可,堪比當年的寧中則,可招式卻粗陋不堪,只相當于被田伯光打得滿地亂滾時的令狐沖水準。
就真的沒有像樣的高手嗎?陸青心中不由感慨。
要不,索性啟出天寧寺的寶藏?寶藏現(xiàn)世,至少能引來些邪派高手吧?
可轉(zhuǎn)念,他便打消了念頭。這寶藏一旦出世,十有八九會落入清廷之手。畢竟寶藏上的毒藥,不知道的是會遭殃,可知曉后,只需清洗一番便能據(jù)為己有。
陸青并不怎么喜歡清廷。在他看來,清廷雖是封建王朝的巔峰,針對前朝衰落的弊病推出了不少續(xù)命之策,卻絲毫不懂開眼看世界,短板太過明顯。這天寧寺寶藏,與其落入清廷手中,還不如交給紅花會。
起碼如今紅花會還是創(chuàng)始人于萬亭主事,尚能有所作為,不像后來落到陳家洛手里,行事顛三倒四,做反賊的,竟會抓了乾隆又輕易放走,原因竟只是因為他們覺得乾隆是漢人,會對漢人好……
簡直是笑話!
乾隆仁慈,這話只要經(jīng)歷了乾隆初年的人就不敢信了好吧?
乾隆登基后第一件事,可是將雍正曾引以為政績、從反清志士轉(zhuǎn)變?yōu)榍逋碥O的曾靜,處以凌遲之刑了。
指望這種人仁慈,不如指望太陽打西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