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投資者和中小投資者通過減持表達對蘋果轉型的失望
。
“所有這段時間我們增持蘋果股份很順利。”
“我們現在已經持有蘋果%70的股份?!?/p>
“大多數是從中小投資者手上收購而來的,現在剩下的股份基本是在投資機構手上。”
埃里克說完便停下繼續看林濤表情。
“這些投資機構都是哪些?”
這些似乎都在林濤的預料之中,他只是問都有哪些機構。
“先鋒集團(vanguard)、貝萊德(blackrock)等頭部機構持股可能在5%左右,合計占比約15%左右。”
“養老基金、共同基金等,通過分散投資持有蘋果股份,合計大概在10%左右?!?/p>
“我們如果想要私有化蘋果,這些機構最多提出10%的溢價要求,這都是小問題?!?/p>
“最重要的是現在喬布斯的實際控制權和蘋果的創新生態?!?/p>
“最好還是由你親自去跟喬布斯團隊溝通一下。”
埃里克適時給了個中肯的提議。
畢竟私有化的隱性成本如人才流失、戰略中斷,這遠超持股比例本身的影響。
“你約好時間地點了嗎?”
林濤有些贊許的看向埃里克詢問。
“地點在他常去的那家咖啡廳,時間由你來定?!?/p>
“老板,喬布斯的性格強勢、重視產品主權、對資本干預敏感。”
“我很擔心你們會談崩?!?/p>
埃里克好意提醒道。
“就算談不攏喬布斯,我們還可以談他其他團隊成員?!?/p>
“他喬布斯靠著蘋果公司的股權與期權,以及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的股份身家30億美元,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
“他可以甩手走人,但他團隊成員可還是要吃飯的,現在還沒有比蘋果更好的平臺讓他們好好展現他們的才華?!?/p>
林濤毫無壓力,這讓他想起后來在喬布斯病死后,好大一部分人開始唱衰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