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還未從沉睡中完全蘇醒,一場無聲的風暴已經席卷了這座城市的每一個報刊亭。
呂志和旗下的《東方日報》,頭版頭條,用觸目驚心的黑體大字打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
《地產霸權,正在吸干香江的最后一滴血!》
沒有含沙射影,沒有指桑罵槐。
文章開篇就用詳實的數據,列舉了李氏家族旗下的百佳超市、屈臣氏、豐澤電器等零售巨頭,在過去十年間如何通過資本運作,一步步擠壓、吞并中小型商戶,形成事實上的市場壟斷。
緊接著,筆鋒一轉,直指港燈。
文章用普通市民的電費賬單作為切入點,血淋淋地揭示了在經濟下行周期中,電費為何依舊“堅挺”,利潤率甚至遠超同行。
字字如刀,句句見血。
這篇文章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深水炸彈,瞬間在整個香江社會引爆了山崩海嘯般的輿論。
茶餐廳里,拿著報紙的市民們議論紛紛。
“我說怎么這幾年生意越來越難做,原來路都被堵死了!”
“是啊,電費貴得離譜,每個月交錢的時候心都在滴血!”
中環的寫字樓里,白領們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在公司內網論壇上激烈討論。
“這篇文章數據好詳細,不像是空穴來風。”
“細思極恐,我們的衣食住行,全都被一家公司攥在手里……”
幾乎是同一時間,內地。
在林濤授意下,徐欣掌控的天涯、貓撲、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同時將一篇經過潤色的《香江地產霸權調查》推上了首頁。
一時間,“李超人”從一個勵志的商業偶像,變成了一個飽受爭議的“壟斷者”。
輿論的火,燒起來了。
而比輿論之火燃燒得更猛烈的,是資本市場的血腥屠殺。
上午九點三十分,港交所開市。
“鐺——”
鐘聲敲響的瞬間,和記黃埔的股價,就像是斷了線的風箏,以一個恐怖的垂直角度,悍然向下跌去!
-5%!
-8%!
-12%!
紅色的數字不斷跳動,每一次跳動,都意味著數十億市值的灰飛煙滅。
市場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