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之前林濤通過各個殼公司,從那些倉皇出逃的投資人手里悄悄收來的30%股份,布萊克投資公司最終持有谷歌70%的股權。
佩奇和布林各自保留10%,另外預留5%作為核心團隊的股權激勵池。剩下那5%,則依舊由sun的聯合創始人安迪、杰夫·貝索斯以及那位印度裔觀察員持有。
這幾位在谷歌初期的人脈網絡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林濤無意動他們。
至于meta搜索,林濤也沒打算解散,而是讓它搖身一變,成了谷歌的技術合作伙伴和數據“供應商”。雅虎的數據,國內星耀互聯快搜的技術人才,都將通過meta這條管道,源源不斷地輸送給谷歌,助其完成最后的蛻變和品牌塑造。
“老板,我是真服了。
先是聯合華爾街放出風聲,把谷歌的股價和聲譽打到谷底,再以救世主的姿態入場抄底
這個價格,跟白撿沒什么兩樣,實在是高!”
在與埃里克簽訂完11%的股份轉讓合同后,這位新晉的谷歌股東,看著自己年輕的老板,言語間滿是貨真價實的敬佩。
“運氣好而已。”
林濤簽下自己的名字,將文件推了過去,
“之前跟你提過,想動一動蘋果公司,你有什么建議?”
他看向眼前這位在華爾街素有“權力掮客”之稱的男人,想聽聽專業的意見。
“蘋果……”
埃里克沉吟片刻,
“雖然因為數字音樂計劃受挫,加上去年的科技股災,股價從年初的三十美元跌到了年底的十美元,但即便如此,它的市值依然高達七十億美金。
您確定手上的資金……”
埃里克眼中閃過一絲疑慮,收購谷歌已經花了一大筆錢,這位老板的胃口未免也太大了。
“我沒想過全資收購。”
林濤打斷了他,“星耀互聯在國內發展很快,但要走向世界,專利就是繞不過去的護城河。
與其等將來被人卡脖子,不如現在就把刀柄握在自己手里。我需要的是它的圖形界面、硬件設計、mac
os操作系統等關鍵專利授權。”
埃里克瞬間明白了林濤的意圖。
這不是財務投資,而是戰略布局。
“明白了。蘋果的股權結構很分散,我們可以從二級市場和機構投資者手里,拿下35%到45%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然后通過代理投票權爭取散戶支持,在董事會里占據多數席位。”
埃里克條理清晰地分析著,隨即話鋒一轉: